春秋时期士人曹刿有“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之说;战国时期的策士冯谖寄食于贵族孟尝君门下,为发泄心中的不满弹铗而歌“长铗归来乎,食无鱼”;孟子则把“七十者可以食肉”视为惠民德政。这表明当时
| A.儒家学派规劝贵族实践仁政思想 |
| B.分封制强化的等级观念依然存在 |
| C.士阶层不被各诸侯国统治者重用 |
| D.经济落后滞缓了分封制度的瓦解 |
卖豆腐起家的太原王氏是明清时期的著名晋商,该家族“以商贾兴,以官宦显”,继而大兴土木。这一现象对经济发展所产生的消极影响主要是
| A.官商结合导致官场腐败 | B.奢侈之风污染社会风气 |
| C.抑制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 | D.商业垄断阻碍社会进步 |
《新唐书·百官志》载:“两京置市署:令一人,从六品上,丞二人,正八品上,掌财货之易,度量器物,辨其真伪轻重……凡市,日中击鼓三百以会众,日入前击征三百而散。”上述材料反映出唐代
①设置了专门的城市商业管理机构和官员
②有了专门的手工业管理机构
③城市商业活动有较为严格的时间限制
④都城长安商业活动繁荣
|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美国在1893年之后出现了长达l0年的大规模企业兼并浪潮。仅1898年就有1208家公司被吞并,股票交易所市场的形成,使的工业股票可以上市交易为企业兼并创造了条件。1900年美国制造业中雇佣人数在500—1000人之间的工厂有1063家,6000—8000人的工厂ll家。“企业兼并浪潮”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 | B.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 |
| C.股票交易市场的建立 | D.跨国公司的建立 |
明后期松江人何良俊记述:“(正德)以前,百姓十一在官,十九在田……今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倍于前矣。昔日原无游手之人,今去农而游手趁食(谋生)者又十之二三也。大抵以十分百姓言之,已六七分去农。“据此可知
| A.工商业的发展造成农业的衰退 |
| B.工商业的发展导致了社会结构的变动 |
| C.财富分配不均引起贫富分化加剧 |
| D.无业游民增加促成了工商业的发展 |
以下关于“市”的材料中,最符合下图场景的是
| A.“……立九市,其六市在道西,三市在道东。” |
| B.“凡江淮草市,尽近水际。” |
| C.“千竹夜市喧”;“蛮声喧夜市”。 |
| D.“大街两边民户铺席……约十余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