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作家龙应台写道:“全球化跟国际化这样子排山倒海而来的时候,它对我们最大的挑战可能是,你到底找不找得到那一个铁轨跟铁轨衔接的地方。也就是西方跟东方,现代跟传统,旧的跟新的,衔接的那个点。然后找到那个点之后,大概就可以在席卷而来的那个全球化的大浪里头,找到自己真正可以安身立命的地方了。”这里,龙应台主张
| A.全球化要立足民族化 | B.全球化前提是区域化 |
| C.全球化要实现西方化 | D.全球化浪潮不可逆转 |
观察下图,对该图信息解读不正确的是
| A.两类资本都在不断扩大 | B.两类资本所占比重差距在缩小 |
| C.外国资本一直占有优势 | D.民族工业发展缓慢 |
《货币战争》中说:“英国金融资本的突击力量远比船坚炮利的帝国海军更具威力,他们将首先打垮中国的白银货币本位,……政府的财政税收权、军事与国防的开支权将逐步沦丧。中国将不可避免地成为西方列强的待宰羔羊。”英国资本家首先冲击大清帝国白银货币本位的方式是
| A.鸦片走私 | B.商品输出 |
| C.强迫赔款 | D.开设工厂 |
下列言论中没有体现重农抑商思想的是
| A.“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匮少” |
| B.“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 |
| C.“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 |
| D.“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 |
陈锋、张建民主编的《中国经济史纲要》认为:“中国在宋代至清代的历史进程中有过三次商业革命:第一次是宋代商业革命,第二次是明清商业革命,第三次是近代商业革命,出现以通商口岸为核心的近代化商业群落"下列现象中属于“第一次商业革命”的是
①商税收入成为政府的重要财源②突破传统商业的时空限制
③柜坊、飞钱开始问世④流通领域出现纸币交子
| A.①③④ | B.①②③ |
| C.②③④ | D.①②④ |
有学者认为:“科举考试的终结并不意味着其中合理因素与之俱亡。它所体现的许多有价值的观念具有永久的生命力,……成为人类共同的基本理念。”科举制度“具有永久的生命力”的理念是
| A.分科考试 | B.以德治国 |
| C.公平竞争 | D.学而优则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