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作家龙应台写道:“全球化跟国际化这样子排山倒海而来的时候,它对我们最大的挑战可能是,你到底找不找得到那一个铁轨跟铁轨衔接的地方。也就是西方跟东方,现代跟传统,旧的跟新的,衔接的那个点。然后找到那个点之后,大概就可以在席卷而来的那个全球化的大浪里头,找到自己真正可以安身立命的地方了。”这里,龙应台主张
A.全球化要立足民族化 | B.全球化前提是区域化 |
C.全球化要实现西方化 | D.全球化浪潮不可逆转 |
假如你1920年到广州游玩,下列事情你不可能碰到的是:
A.买到中山装 | B.见到官员后必须跪拜叩头 |
C.到西餐馆就餐 | D.听到有人呼你“同志” |
在右图所示刊物上提出过的著名口号是:
A.师夷长技以制夷 |
B.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
C.民主和科学 |
D.联俄、联共、辅助农工 |
“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其结果是:
A.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 | B.摧毁了北洋军阀的统治基础 |
C.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创造了条件 | D.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 |
19世纪晚期一西方报纸称“甲午以后,中国有三党:守旧党……意在保现存之局面;中立党……意在保国以变法;维新党……意以作乱为自振之机”。文中的守旧党、中立党和维新党分别是指:
A.顽固派、抵抗派和洋务派 | B.抵抗派、洋务派和维新派 |
C.洋务派、维新派和革命派 | D.顽固派、维新派和革命派 |
假设一位唐代的商人到长安做生意,他的活动中不可能出现下列哪种活动?
A.在专门的“市”里卖瓷器 | B.从各地的草市搜罗地方特产到长安贩卖 |
C.在居住区开绸缎店 | D.他的商业活动受到专门机构的监督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