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往事依依》选段,回答小题。
学生时代的生活乐趣,很大程度来自读书。书,给我以广阔的天地,而其中编织我童年美丽的生活花环的,竟是一本让人看不上眼的石印本《千家诗》。
祖国的大地山川气象万千,家乡的山山水水也美丽非凡。一年之中,风光流转,阴晴雨晦,丽日蓝天,风云变幻,真是美不胜收。《千家诗》中很大部分诗歌歌咏祖国风物,按春夏秋冬时序编排,打开书往下念,四季风光就活生生地展现在眼前:“万紫千红总是春”,“春城无处不飞花”;“绿树阴浓夏日长”,“五月榴花照眼明”;“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吟诵这些诗句,春花秋月,夏云冬雪,一年四季都沉醉在诗的意境之中。诗句中丰富的颜色给生活涂上了绚丽的色彩。“红紫芳菲”,“橙黄橘绿”,“黄鹂鸣翠柳”,“白鹭上青天”,令人眼花缭乱,心旷神怡。脑海里常常浮现五彩纷呈的世界,沉浸在美的享受中,生活情趣浓浓郁郁。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段第二段的主要内容。
作者为什么要引用《千家诗》中的诗句?
文中应用的诗句能否调换顺序?为什么?
读了本语段后,你一定对读书有很大的感悟,请你写出一句与“读书”有关的名言。
课内阅读朱自清的《春》,完成后面问题(共16分)
①“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A)着你。②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B)。③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C)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④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D)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按课文的内容填写文中的空格。
A () B() C () D()第一段共①②③④四句话,从人的感觉中的三个角度写春风,请根据提示填表
角度 |
描写的句子(填序号) |
春风的特征 |
触觉 |
||
嗅觉 |
带着泥土气息、青草味、花的香 |
|
听觉 |
“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一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作用是什么?
第二段中“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这一句仅仅是写树叶、小草的颜色吗?为什么?
请写出两句描写有关春天的诗句或词
现代文阅读
我为白菜狂的日子
莫 言
12岁那年,一个临近春节的早晨,母亲叹息着,并不时把目光抬高,瞥一眼那三棵吊在墙上的白菜。最后,母亲的目光锁定在白菜上,端详着,终于下了决心似的,叫我去找个篓子来。
“娘”我悲伤地问,“您要把它们……”
“今天是大集。”母亲沉重地说。
“可是,您答应过的,这是我们留着过年的……”话没说完,我的眼泪就涌了出来。“我们种了一百零四棵白菜,卖了一百零一棵,只剩下这三棵了……说好了留着过年包饺子的……”我哽咽着说。母亲靠近我,掀起衣襟,擦去了我脸上的泪水。透过矇眬的泪眼,我看到母亲把那两棵较大的白菜从墙上摘下来。最后,那棵最小的、形状圆圆像个和尚头的也脱离了木橛子,挤进了篓子里。我熟悉这棵白菜。因为它生长在最靠近路边那行的拐角处,小时被牛踩了一脚,一直长得不旺。我和母亲格外关照它。尽管还是小,但卷得十分饱满,收获时母亲拍打着它,感慨地对我说:“你看看它,你看看它……”在那一瞬间,母亲脸上洋溢着欣喜的表情,仿佛拍打着一个历经磨难终于长大成人的孩子。
去集市的路上。寒风凛冽,有太阳,很弱,仿佛随时都要熄灭似的。我的手很快冻麻了,篓子跌在地上,篓底有几根蜡条跌断了,那棵最小的白菜从篓子里跳出来,滚到路边结着白冰的水沟里,根跌损了。母亲在我头上打了一巴掌,然后小心又匆忙地下到沟底将它抱上来放进篓子。我知道闯了大祸,哭着说:“我不是故意的,我真的不是故意的……”母亲的脸色缓和了,没再打骂我,只用一种温暖的腔调说:“不中用,把饭吃到哪里去了?”然后蹲下身,将背篓的木棍搭上肩头。
终于挨到了集上。母亲将篓子放在七姥爷的旁边,就让我去上学。我也想走,但看到一个老太太朝着我们的白菜走了过来。她用细而沙哑的嗓音问了白菜的价钱,摇摇头,看样子是嫌贵。但她没有走,而是蹲下,揭开那张破羊皮,翻动着我们的三棵白菜。她把那棵最小的白菜上那半截欲断未断的根拽了下来,然后又用枯柴一样的手指,逐棵地戳着我们的白菜。撇着嘴说我们的白菜卷得不紧。母亲用忧伤的声音说:“大婶子啊,这样的白菜您还嫌卷得不紧,那您就到市上,看看哪里还能找到卷得更紧的?”
我对这个老太太充满了恶感,你拽断了我们的白菜根也就罢了,可你不该昧着良心说我们的白菜卷得不紧。我忍不住冒出了一句话:“再紧就成了石头蛋子了!”老太太惊讶地看着
我。母亲转回头批评我:“小小孩儿,说话没大没小的!”
老太太撕扯着那棵最小的白菜上那层已干枯的菜帮子。我十分恼火,便刺她:“别撕了,你撕了让我们怎么卖?!”
“你这个小孩子,说话怎么就像吃了枪药一样呢?”老太太嘟哝着,但撕扯菜帮子的手却并不停止。
她终于还是将那层干菜帮子全部撕光,露出了鲜嫩、洁白的菜帮。这样的白菜包成饺子,味道该有多么鲜美啊!老太太抱着白菜站起来,让母亲给她过秤。终于核准了重量,老太太说:“俺可是不会算账。”
母亲因偏头痛,算了也没算清,对我说:“社斗,你算。”
我找了根草棒,用刚学的乘法,在地上算着。我报了一个数字,母亲跟着报出。
“没算错吧?”老太太用不信任的目光盯着我说。
“你自己算就是了。”我说。
“这孩子,说话真是暴躁。”老太太低声嘟哝着,从腰里摸出一个肮脏的手绢,层层揭开,露出一沓纸票,沾了些唾沫,一张张地数着。她终于将数好的钱交到母亲的手里。我看到七姥爷尖锐的目光在我脸上戳了一下,然后移开。
我放了学回家,一进屋就看到母亲正坐在灶前发呆。三棵白菜都躺在蜡条篓子里,那棵最小的因剥去了干帮子,已经受了严重的冻伤。我的心猛地一沉,知道最坏的事情已经发生了。母亲抬起头,眼睛红红地看着我,许久,用一种让我终生难忘的声音说:“孩子,你怎么能这样呢?你怎么能多算人家一毛钱呢?”
“娘”我哭着说,“我……”
“你今天让娘丢了脸……”母亲说着,两行泪挂在了腮上。
这是我看到坚强的母亲第一次流泪,至今想起,心中依然沉痛。
(选自《杂文选刊》2013.4有删改)文章题目是《我为白菜狂的日子》, 请说说“我”的“狂”体现在文中哪些地方?
文章第一段用了大量的细节来刻画母亲,找出这些词语并说说它们表现了母亲怎样的心理?
作者回忆了那年随母亲卖白菜的事,母亲的言行举止表现了她怎样的品质?
作者在文章结尾说“这是我看到坚强的母亲第一次流泪,至今想起,依然沉痛”,这“沉痛”的背后流露出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文章多次写到那棵最小的白菜,请你探究一下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后面小题.(22分)
诗化人生
①常言道,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就是说,人们都要面对着悲伤、怨恨、疾病、绝望和死亡等人生的苦难。那么,为什么在这个世界上又有着不同的人生呢?比如有的人忧思百结,总是闷闷不乐;而有的人却笑口常开,充满欢歌。在我看来,这主要是由于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性情、不同的心灵和不同的生活态度。
②天上的月亮每月也不过有几日之圆,天空和大地也不是总充满白昼而没有黑暗,一年四季除了春夏还有严寒的冬天……自然天地尚且如此,那么,作为它的派生物――人生,也是一样。理解这一点,也就理解了天地人生的根本的悲剧性,理解了这个世界与人生的先验“缺失”。从这个意义上说,佛家认为“人生到这个世界就是为了承受苦难”,是有几分道理的。如果有了一颗正确对待人生“缺憾”的心灵,以一种审美的态度对待这个世界,那么,这个人的人生将是轻松与快乐的。
③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有的人一生辛苦,却身体健康、生活幸福;而有的人一生虽锦衣玉食、清闲无事,但他们却身心疲累,一脸愁容。这是为什么呢?我想,其中根本的原因是:他们的“心”累与否。同样,一个人一生是否快乐、幸福,有时主要看他能否有一颗快乐的心,一颗“诗”心。如果能用一颗审美的心灵看这个世界,那么他的人生将总会如枝头小鸟的歌唱,如不冻的河水汩汩地流淌。
④其实,人之所需无多,庄子《逍遥游》里说:“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孔子《论语》也说:“饭蔬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看来,最关键的不是物质的多少,而是“精神”与“心灵”的高度与境界。
⑤有了诗心,就可以与挫折对抗。比如苏轼。他被放逐荒僻海南,六十岁的老人,水土不服,无朋无友,寂寞无聊,但他却没有失去生活的乐趣与美好的理想。他自己制墨、采访、盖房,同时,抄录了《唐书》《汉书》,注释《尚书》,编定了《东坡志林》……似乎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能将他打倒,因为他总是有一颗“诗心”。
⑥当有了诗心,人们也可以体悟大自然的规律和心情。天地一年四季,春天繁华,夏天辉煌;当树叶变黄,纷纷飘落,生命就进入了晚秋;而严寒到来,万物将激情收敛珍藏,这就是冬天了。其实,这种更替与人生何异?生命在自然与死亡的韵律的和谐上实际上具有一样的节奏。自然生命和人生就如同一首诗,一首有着成长和死亡的韵律的和谐的诗。通过“诗心”,在发现天地和人生蕴涵的诗意后,我们就会进入一种新境界:人生就是一个进程,天地都有生死、悲欢,而渺小的人还有什么困惑和滞碍呢?
⑦通过诗心,人们还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生命力,并将这种生命与自身的生命贯通起来,那么,人就会感到自己生命的强大。比如,看到一树绿叶,我们不要对其熟视无睹,而应该用诗心去体会。当你的诗心与绿叶的生命接通,那么,在你的意念中一股生命的泉水就会顺着树叶的脉络汩汩流出,直流入你的身心之中。可以设想,在与大自然接通时,人不仅进行了生命充电,同时也进行了精神的充电。
⑧诗心就如同和煦的阳光,他不仅能消融冰雪,还可以驱散黑暗,使人生如明媚的春日,其乐融融。品味语言
⑴第②段中加点的“这”一词具体指代什么内容?
⑵请联系上下文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缺憾”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含义。
如果有了一颗正确对待人生“缺憾”的心灵,以一种审美的态度对待这个世界,那么,这个人的人生将是轻松与快乐的。
⑶第⑥段中画线句“自然生命和人生就如同一首诗,一首有着成长和死亡的韵律的和谐的诗。”有什么深刻含义。试分析第4段画线部分句子采用了什么手法,作用是什么。
作者在题目中说“诗化人生”,纵观全文:
⑴诗心是一颗怎样的心(2分)
⑵诗心会让我们怎样(4分)
⑶请从第⑵小题的答案中选取你感触最深的一点,结合实际,谈谈你的感悟或你所受到的启示。(5分)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后面小题.(18分)
奇迹
那年,文参加高考,以六分之差落榜了。
那晚,文把窗外的月光望了一夜。
③吃早饭时,文对爹说:“爹,我想复读一年。”
④听了这话,爹白了他一眼,说:“算啦!回家帮我吧!”
⑤文知道爹的脾气,爹决定了的,九头牛也拉不回,错了也不改。何况这次,爹没错。
⑥那年,家里真是陷入了困境:奶奶病故了;刚埋了奶奶,娘又病了;家里贷款买的那头奶牛也不明不白地死了。两个弟弟还在上小学。家里就一个劳力了。
⑦这天晚上,文听了一夜的蛐蛐叫。
⑧第二天天刚亮,文就去找爷爷。文知道爹是个大孝子,爷爷的话,爹句句听。爷爷很疼文,立马去找爹。爹听了爷爷的话,气呼呼地说:“叫他复读,你能挣回钱来?”一句话问得爷爷不吱声儿了。
⑨文去找爹的好朋友赵伯。赵伯和爹在堂屋里谈了半天,叹着气摇着头走了。
⑩文咬咬牙,骑上他那辆破旧的自行车,去县城中学找当教师的姑父。这是最后一线希望了。
⑾半下午,文用自行车把姑父捎回家,姑父的脸晒得通红,文浑身出汗了,像刚从河里爬出来一样。
⑿姑父一口水也顾不上喝,就坐在正扎笤帚的爹身边:“叫娃复读吧!”
⒀爹硬硬地说:“家里没钱!”
⒁姑父说:“我供他!”
⒂爹白了他一眼,说:“你供他一年,他考不上,还要读,你供吗?”
⒃姑父坚决地说:“供!”
⒄爹连珠炮似的说:“还考不上你供吗?考上了你供吗?”
⒅气得姑父胸脯一起一伏地走了。
⒆文真想冲上去,给爹两脚,可他不敢。文也是个孝子呀。
⒇文默默地走到家后面的窖背上,靠着一棵柏树,无力地软了下去。文的脑幕上闪现出一双双专注听课的脸,文的耳畔回响着脆生生的上课铃声。(21)这时侯不知哪儿的广播里传来“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的歌声。歌声里,文流下了伤心的泪:我的脚下哪有路?我的脚下明明是崖呀!
(22)不知过了多久,文听到谁在叫他。这声音多么熟悉而亲切呵!文把头倔强地扭过去。爹走上来,和蔼地说:“娃,咱回!”文硬硬地答:“我不!”爹问:“你要咋?”文大声说:“你不叫我复读,我就从这里跳下去死掉算啦!”
(23)文想用这话激怒爹,让爹狠狠地打他一顿,这样,他心里也许好受些。谁知,听了他的话,爹的眼睛却湿了,他一下子把文拉起来,拉进他的怀里,激动地说:“爹答应你!”
(24)听了这话,文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把眼睛瞪得老大。
(25)爹说:“你找爷爷,找你赵伯,找你姑父,你把爹给感动啦!冲着这股牛劲,还怕考不上大学?爹就是把腰挣弯,也要供娃复读!”
(26)“爹!”文大叫一声,把爹抱住,热泪如泉涌。
(27)文复习了一年,考上了北京大学。
(28)只要有1%的希望,就用99%的努力去争取,这时,事情往往会出现转机,甚至产生奇迹, 不是吗?试分析本文题目的作用。
第⑤段中画线句交代“爹的脾气”,在文中有何作用?(4分)
文中第②段和第⑦段两次写到了“文”失眠,请结合上下文具体语言环境,发挥合理的想象,任选其中一处补写“文”此时的心理活动。
我选第段,“文”心里想: 、文中写“文”找来爷爷,又找来赵叔,再找来姑父劝说父亲的情节有何作用,从中可以看出“文”是一个怎样的人?(4分)
请细细品味文章的最后一句话,谈一谈这句话对正处在中考最后冲刺阶段的你来说有怎样的启示。
关于“月球车玉兔微博”的主题阅读
【微博头图】
下表是2014年2月18日“玉兔”微博头图中的相关数字:
“玉兔”关注的人数 |
3 |
“玉兔”的粉丝人数 |
522599 |
“玉兔”微博的篇数 |
236 |
“玉兔”微博的注册时间 |
2013年12月1日 |
【微博摘录】
1.2013-12-1 21:31大家好,我是月面巡视探测器玉兔,你可以叫我@月球车玉兔。我来自中国,4个小时后将和嫦娥三号一起飞向月球。我长得有点普通,但能探测和考察月球,会收集、分析样品。这是我第一次发微博,希望接下来几个月,能和大家分享太空的样子。其实我有点紧张……希望这次能完成任务。
2.2013-12-2 01:09好多人问我这次去月球带了什么,其实我的行李并不太多:有一个测月雷达,会发射电磁波,用来分析月球土壤厚度、内部结构等;有粒子激发X射线谱仪,用来做化学成分分析;有红外光谱仪,用来测月壤矿物;有好多相机,但不是用来自拍;还有五星红旗,用来mark~
3.2013-12-2 08:36昨晚“嫦娥三号”告诉我,不用担心手不够长不能自拍,到了月球,我们俩可以互相拍照。这样,她还可以让师父们知道,我到底走了有多远。真好!
4.2013-12-2 11:59我是金色的,但不是土豪……这些“金箔”是为了反射强光,降低温差,阻挡宇宙中各种辐射。
5.2013-12-2 13:14昨天说到我和“嫦娥三号”的整个奔月路线:发射—>进入轨道—>“近月刹车”—>变轨—>着陆……但是,我口才不好,还是看新华社君做的这张图更清楚。
6.2013-12-2 21:51大家总是问我,上月球后要干嘛。人家才不是去卖萌的,是有着非常重要的任务!趁路上比较有空,写下来给大家看吧。总的来说,到达月球后我最主要的任务,就是顺利地“滚起来”,然后开始探测月球!
7.2013-12-16 09:33这是昨晚,我和“嫦娥三号”着陆器互相拍下的彩色照片。这次拍照不只是留念,还有很多用处,比如让师父了解降落点周围环境、看看我们的设备有没有受伤、有没有附着很多月尘。
【媒体关注】
萌是“月球车玉兔”微博的鲜明特征,而且萌得可爱、有趣,还如此高智商。“月球车玉兔”微博让我们看到了科学的魅力、自信的力量,更看到了时代的进步。
如果认为“月球车玉兔”只会卖萌,那就大错特错了。“玉兔”早就说得很清楚,“大家总是问我,上月球后要干吗。人家才不是去卖萌的,是有着非常重要的任务!到达月球后我最主要的任务,就是顺利地‘滚起来’,然后开始探测月球!”看吧,它把“冷冰冰的科学事件,变得有了生命的灵性”,在卖萌中完成了科普,还激活了网友的好奇心。
不夸张、不矫饰,很真实,是它吸引网友的另一原因。日前,它坦言“师傅们发现我的机构控制出现异常,身体上有些部分不太听他们的话。……我知道,有可能熬不过这个月夜了。”按照惯常做法,也许没有谁会自曝家丑,而且还如此真切、细腻地描写问题所在。说到底,这种心态源于开放,也源于自信,同时也更容易赢得理解与尊重,提升民众对科学的热情。
——摘自《京华时报》2014年1月28日《从“月球车玉兔”微博卖萌感受科学魅力》
“玉兔”在社交媒体上的成功令人惊叹,这对中国太空计划来说,无疑是好消息。之前,中国的载人航天技术虽然很成功,但宣传效果似乎并不如意。航天局形象的扭转归功于一群经营“月球车玉兔”微博账号的年轻人。
不少美国媒体,包括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和新闻讽刺节目《每日秀》,都曾提到过该微博,但他们都将这只活泼机灵的“玉兔”,定性为官方运营。
实际上,它并非航天局运作,尽管它对玉兔号的情况一清二楚。有网友推测,这个微博或许由科技网站果壳网执笔。因为“月球车玉兔”只关注了3个人,其中就有“果壳网”,而且它们之间还有频繁的互动。
不管真实身份如何,“玉兔”都为中国航天计划进行了一次完美的宣传,而且是十几年来最成功的公关。如今,社会化媒体为中国公众提供了新的空间,他们自发形成舆论,反对官方叙事和审查,中国政府也开始学习新的技巧来与时俱进。
——摘自中青在线2014年2月19日《网络“玉兔”扭转中国航天传统形象》阅读“微博头图”相关信息,从这些数字中,你得到的主要信息是什么?
以下关于“月球车玉兔”的科普知识正确的一项是()。
A.“月球车玉兔”通体金色,可以反射强光,降低温差,阻挡宇宙中各种辐射,手臂较长,可以自拍。 |
B.“月球车玉兔”上月球的主要任务是探测和考察月球,收集和分析样品。 |
C.“月球车玉兔”的整个奔月路线为:发射—>进入轨道—>变轨—>“近月刹车”—>着陆。 |
D.“月球车玉兔”奔月所带设备有各种相机,以便在月球上自拍用以留念或与嫦娥三号进行互拍,以进行月面探测。 |
请阅读【微博摘录】,举例说明“玉兔”微博能够吸引网友的语言特点。
“玉兔”为航天计划进行了一次成功的宣传,阅读上文,请分点概括其成功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