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新中国颁布的“人大选举法”规定人大代表的选举方式为举手和无记名投票并用。在代表名额上,直辖市和工业城市每10万人选代表1人,一般省份每80万人选1人;1979年,“选举法”修订,取消了举手选举,一律采用无记名投票;规定全国人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乡村与城市人口数的比例为8:1,这一比例在2010年春修改为1:1。有关材料说法正确的是( )
A.投票方式的变化说明中国民主政治的确立 |
B.人大代表名额由城乡平等转变为偏向大城市 |
C.建国以来,民主政治经历了曲折的发展历程 |
D.选举法的修改有助于人民平等地参与政治生活 |
国学大师钱穆认为,中国古代史“前一段落为秦以前的封建政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之郡县政治”。以下对这两大“政治”的理解正确的是 ( )
A.前者是贵族政治,后者是官僚政治 |
B.都是地方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 |
C.都以血缘为纽带,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
D.都顺应了历史潮流,维护了封建统治 |
春秋战国是个大变革的时代,其中政治体制的“变”体现在()
①从禅让到世袭 ②从分封制到中央集权制 ③从井田制到私有制 ④从宗法制到官僚制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春秋时期,秦国有“伐邦、冀戎,初县之”、“初县杜、郑”;晋国有“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等资料。这说明( )
A.郡县设置与军事有关 | B.郡的地位远远高于县 |
C.郡和县的设置在各国推广 | D.分封制已退出历史舞台 |
“分封制同时给予中央集权和地方势力以合法性,至于哪种势力能够在激烈的政治搏斗中获胜,那就完全要看它的实力了。”下列地方势力的行为具有当时社会“合法性”的是 ( )
A.周显王三十五年,齐侯婴齐自称为齐威王 |
B.楚庄王问“鼎之大小轻重” |
C.晋文公加征鱼盐税收 |
D.“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
“君王自命‘天子’,龙种高贵,君王驾崩,君统不辍,由其嫡长子自然承袭,如是者不绝。父家长在家庭内是一把手,君王是国家的一把手,是全国子民的严父,且各级地方政权的首脑亦被视为百姓的‘父母官’。”这段材料所表达的主旨是()
A.君权神授,皇位世袭 | B.君父同伦,家国同构 |
C.强干弱枝,中央集权 | D.男尊女卑,君父一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