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新中国颁布的“人大选举法”规定人大代表的选举方式为举手和无记名投票并用。在代表名额上,直辖市和工业城市每10万人选代表1人,一般省份每80万人选1人;1979年,“选举法”修订,取消了举手选举,一律采用无记名投票;规定全国人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乡村与城市人口数的比例为8:1,这一比例在2010年春修改为1:1。有关材料说法正确的是( )
| A.投票方式的变化说明中国民主政治的确立 |
| B.人大代表名额由城乡平等转变为偏向大城市 |
| C.建国以来,民主政治经历了曲折的发展历程 |
| D.选举法的修改有助于人民平等地参与政治生活 |
《明史》记载:“成祖简翰林官直文渊阁,参预机务,有历升至大学士者。其时章疏直达御前,多出宸(帝王居住之处)断。儒臣入直,备顾问而已。至仁宗而后,诸大学士历晋尚书、保、傅,品位尊崇,地居近密,而纶言批答,裁决机宜,悉由票拟,阁权之重偃然汉、唐宰辅。”材料表明内阁大学士
①入阁由皇帝选任②职同汉唐宰相③取得决策大权④地位逐渐提高
| A.①④ | B.①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②③④ |
下列历代措施中,起到限制地方割据势力作用的有
①汉武帝颁布“推恩令”
②唐玄宗在边境要地设置军镇
③宋太祖派文臣到各地做知州
④明太祖废丞相设内阁
| A.①②③ | B.①③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唐朝元和年间(806—820),主管财政的宰相皇甫鎛奏请减少内外官俸,诏书下达后被给事中崔祜驳回,皇帝最终采纳了崔祜的意见。崔祜所属的部门应是
| A.中书省 | B.门下省 |
| C.尚书省 | D.参知政事 |
黄仁宇在其著作《中国大历史》中说:“新朝代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帝国跨地过广——于是采用一种“斑马式”的管理,就是有些地区秦朝所设置郡县原封不动地任其存在,其他地区则派遣新任命的王侯,世守为业。”。文中的“斑马式”管理对应的制度是
| A.分封制 | B.郡县制 |
| C.郡国二制 | D.行省制 |
利玛窦在《中国札记》中说,虽然我们说过中国的政府形式是君主制,但它在一定程度上是贵族政体:如果没有与内阁大臣磋商或考虑他们的意见,皇帝本人就不能做出最后的决定,所有文件都必须先由大臣审阅然后呈交给皇帝。利玛窦认为中国明朝时
| A.君主制不是中国政府的主要形式 |
| B.内阁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君权 |
| C.君主与内阁大臣拥有同等的决策权 |
| D.内阁掌握着明朝的行政大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