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朝廷纪纲之地,为帝王耳目之司,必在得人,方为称职,自非端劲特立之士,不当轻授。”由此可见此人主张( )
A.制定行之有效的法规建立完整的监察 |
B.要侧重监察吏治腐败现象 |
C.提高监察机关官员的自身素养 |
D.把监察工作的重心放在打击经济犯罪上 |
钱乘旦《现代文明的起源与演进》中这样评价理学:“它的丰富性与普遍性使中国统治者与士大夫相信儒家学说已穷尽世界一切真理。中国既是天下中心,并有着辉煌的、无与伦比的历史与成就。那么中国之外的‘夷务’就不在中国人关心的范围之内。”由此可见理学
A.排斥儒学以外的一切思想 | B.博大精深但有一定封闭性 |
C.概括了世间所有自然规律 | D.内容丰富、探索世界本源 |
宋明理学家倡导的 “存理去欲”或“存心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或“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由齐家而平天下的功能论,均以
A.研究天人关系为核心内容 | B.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 |
C.认识自然发展规律为导向 | D.关心社会进步为前提 |
假如西汉官立学校的学生议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现象,不可能出现的观点是
A.巩同了大一统的国家政权 | B.儒学成为传统文化的主流 |
C.有利于儒学教育的人发展 | D.一定程度禁锢了人们思想 |
美国著名历史学家费正清说:“(秦朝)在证明法家思想有效用的同时,秦王朝(的灭亡)也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思想的正确……”这个“正确的思想”是指
A.“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 B.“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
C.“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 D.“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
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于2009年7月11日病逝了,但他的精神却永存。在2006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中,关于季先生的颁奖词是:“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贫贱不移,宠辱不惊。”这一评价主要体现了哪家思想
A.法家 | B.道家 | C.儒家 | D.墨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