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原创)中国衣冠服饰制度夏商时期已见端倪,到周代渐趋完善并成为“昭名分,辨等威”的工具;战国时期则出现了“七国异族,诸侯制法,各殊习俗”的现象。这表明先秦时期

A.服饰多元成为主流 B.宗法礼制逐渐崩溃
C.思想领域百家争鸣 D.等级政治走向消亡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明清时期科技的衰落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腾讯历史频道推出《转型中国1864-1949》系列原创策划。策划以年份为单位,逐一梳理近代史关键命题。下列各项中可以作为1920年年度事件的是

A.国共关系由合作走向破裂 B.中国出现首个电报机房
C.无线电台开始引入中国 D.中国首条空中航线开通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有人把中国东部经济发展状态比作“满弓待发之箭”:“弓”比喻为1984年国家开放的十四个沿海港口城市;“弦”比喻为1996年全线通车的南北交通人动脉京九铁路。那么,“箭头”在今天看来最为恰当比喻是

A.深圳 B.珠海 C.海南 D.浦东

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明确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邓小平理论的发展推动中国改革开放进程
②1979年起中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③邓小平理论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不断成熟
④中共十四大以后中国取消了计划手段

A.①③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③④

1956年底,中国私营工业98.7%的户、98.8%的职工、99.5%的产值和私营商业82.2%的户、85.1%的从业人员、93.3%的资本额实现了公私合营,这说明中国基本完成了

A.社会主义工业化
B.个体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个体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下表是1915—1919年中国纱厂的盈利指数,造成这种状况的外部条件是

年份
1915
1916
1917
1918
1919
盈利指数
-4.38
7.61
36.93
21.43
70.56

A.民国之初政策的推动 B.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C.群众反帝斗争的高涨 D.“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