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6年11月,国民党在广东举行中央政治会议,正式决定把国民党中央和国民政府迁到武汉;1927年元旦,国民政府在武汉正式办公。上述史事发生的历史背景是
A.北伐战争胜利进军 | B.北洋军阀统治被推翻 |
C.国民政府统一全国 | D.国共第一次合作破裂 |
有人认为,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都体现了历史的进步潮流。这种主张体现的是
A.阶级斗争史观 | B.英雄史观 |
C.近代化史观 | D.革命史观 |
从1901年到1911年,清政府历时十年所进行的艰苦自救,不但没有挽救危局,甚至它培养的新军、学生,都成为它的对立物了,大多参与了埋葬清政府的活动。自救以失败宣告结束,这一失败具体表现在
①加剧了对人民的剥削,阶级矛盾激化
②清政府从扼杀维新变法到主动预备立宪
③造成满汉分裂、清政府陷入空前孤立的境地
④辛亥革命的爆发使其土崩瓦解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1912年2月15日,即清帝退位三天后,孙中山率临时政府文武官员赴明孝陵,祭奠明太祖朱元璋。这一事件反映了当时孙中山革命思想中的
A.民族主义思想 | B.民权主义思想 |
C.民生主义思想 | D.实业救国思想 |
资产阶级革命家章太炎在所作的《逐满歌》中写道:“地狱沉沉二百年,忽遇天王洪秀全;满人逃往热河边,曾国藩来做汉奸。洪家杀尽汉家亡,依旧猢狲作帝王;我今苦口劝兄弟,要把死仇心里记。”此作品的主要意图在于
A.揭示太平天国政权后来完全封建化的本质 |
B.宣传人民革命,号召民众推翻清朝的腐朽统治 |
C.打击汉族反动官僚,组织反清的统一战线 |
D.制造民族仇恨,提高太平天国的历史地位 |
新三民主义的革命性和进步性在于蕴含了
A.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精神 |
B.中共的民主革命纲领 |
C.“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
D.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的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