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2Fe3++2I-=2Fe2++I2,向1L含有Fe2+、I━、Br━的溶液中通入适量氯气,溶液中各种离子的物质的量变化如下图所示。横、纵坐标的单位均为mol。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线段BC代表Fe3+物质的量的变化情况 |
B.原混合溶液中c(FeBr2)= 6 mol/L |
C.原溶液中n (Fe2+): n (I-): n(Br-)=2:1:3 |
D.当通入Cl22mol时,溶液中已发生的反应可表示为2Fe2++2I━+2Cl2=2Fe3++I2+4Cl━ |
等质量的下列气体中,所含原子数最少的是
A.CH4 | B.CO2 | C.H2S | D.N2 |
下列溶液中c(Na+)最大的是
A.1mL 0.5mol·L-1的NaNO3溶液 |
B.100mL 0.01 mol·L-1的NaCl溶液 |
C.10mL 0.1mol·L-1的NaOH溶液 |
D.100mL 0.1mol·L-1的Na2SO4溶液 |
下列关于氧化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能跟强碱溶液反应的氧化物就是酸性氧化物 |
B.酸性氧化物都可以与水反应生成酸 |
C.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
D.不能跟酸反应的氧化物一定能跟碱反应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钠和铁一样,都能在氯气中燃烧生成金属氯化物 |
B.液氯是氯气的水溶液,它能使干燥的有色布条褪色 |
C.氯气跟变价金属反应生成高价金属氯化物 |
D.氯水具有杀菌、漂白作用是因为氯水中含有强氧化性的次氯酸 |
胶体区别于其它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
A.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在1~100 nm之间 |
B.久置不分层 |
C.能透过滤纸 |
D.有丁达尔效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