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FeBr2、FeI2,若先向该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氯气,再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结果溶液变为红色,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原溶液中的Br-一定被氧化 ②通入氯气之后原溶液中的Fe2+一定被氧化 ③不能确定通入氯气之后的溶液中是否存在Fe2+④若取少量所得溶液,再加入CCl4溶液,静置、分液,向上层溶液中加入足量的AgNO3溶液,只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的I-、
Fe2+、Br-均被完全氧化
| A.① ② ③ | B.② ③ ④ | C.① ③ ④ | D.① ② ③ ④ |
灰锡(以粉末状存在)和白锡是锡的两种同素异形体。已知:
①Sn(s、白)+2HCl(aq)=SnCl2(aq)+H2(g)△H1
②Sn(s、灰)+2HCl(aq)=SnCl2(aq)+H2(g)△H2
③Sn(s、灰)
Sn(s、白)△H3=+2.1kJ/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H1>△H2 |
| B.锡在常温下以灰锡状态存在 |
| C.灰锡转化为白锡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
| D.锡制器皿长期处于低于13.2℃的环境中,会自行毁坏 |
下列关于金属腐蚀正确的是 ( )
A.金属在潮湿空气中的腐蚀的实质是;M+nH2O===M(OH)n+ H2↑ |
| B.金属的化学腐蚀的实质是M-ne-===Mn+,电子直接转移给氧化剂 |
| C.金属的化学腐蚀必须在酸性条件下进行 |
| D.在潮湿的中性环境中,金属不会发生电化学腐蚀 |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是由化学反应中旧化学键断裂时吸收的能量与新化学键形成时放出的能量不同引起的。如图为N2(g)和O2(g)反应生成NO(g)过程中的能量变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1mol N2(g)和1mol O2(g)反应放出的能量为180kJ |
| B.1mol N2(g)和1mol O2(g)具有的总能量小于2mol NO(g)具有的总能量 |
| C.通常情况下,N2(g)和O2(g)混合能直接生成NO |
| D.NO是一种酸性氧化物,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 |
中国首条“生态马路”在上海复兴路隧道建成,它运用了“光触媒”技术,在路面涂上一种光催化剂涂料,可将汽车尾气中45%的NO和CO转化成N2和CO2。下列对此反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使用光催化剂不改变反应速率 |
| B.使用光催化剂能增大NO的转化率 |
| C.升高温度能加快反应速率 |
| D.改变压强对反应速率无影响 |
T℃时在2L密闭容器中使X(g)与Y(g)发生反应生成Z(g)。反应过程中X、Y、Z的浓度变化如图1所示;若保持其他条件不变,温度分别为T1和T2时,Y的体积百分含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
| A.若改变反应条件,使反应进程如图3所示,则改变的条件是增大压强 |
| B.反应进行的前3 min内,用X表示的反应速率 v(X)=0.3mol/(L·min) |
| C.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减小 |
D.容器中发生的反应可表示为:3X(g)+Y(g) 2Z(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