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M、N的两种溶液,当温度从t2℃降到t1℃时,都会析出晶体且剩余溶液的质量分数相等 |
| B.t1℃时,将m3g的N物质加入到盛有5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再升温至t2℃(不考虑溶剂的蒸发),N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
| C.从N的溶液中析出晶体只能采用蒸发结晶法 |
| D.t2℃时,分别将等质量的M、N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析出晶体较多的一定是N |
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对下列现象或事实的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 A.用搜救犬搜救地震中被埋在废墟下的幸存者——分子在不断运动 |
| B.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温度升高,微粒间的间隔变大了 |
| C.将25m3的石油气加压装入0.024m2的钢瓶中——分子变小了 |
| D.液态水变成水蒸气后,化学性质没有变——分子相同,则化学性质相同 |
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化合物、后者属于混合物的是
| A.熟石灰干冰 | B.冰水共存物石灰水 |
| C.生铁纯碱 | D.净化的空气天然气 |
下列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石油蒸馏 | B.铁生锈 | C.煤干馏 | D.食物腐败 |
近几年苏州市一直在不断提高城市的绿化水平,努力减少城市空气污染。某同学提出下列方案来减小因机动车尾气引起的空气污染,其中不可行的是
| A.在机动车的排气口安装尾气净化装置 | B.禁止机动车辆进入城区行驶 |
| C.推广使用清洁、无污染的机动车燃料 | D.推广使用太阳能和氢能汽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