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志着中国进入航天时代的事件是
|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
| B.“东方红”I号发射成功 |
| C.自行研制的第一枚火箭成功发射 |
| D.“神舟”号飞船进太空 |
右图:中间是天平,天平的右端向下倾斜,里面装着《圣经》,旁边站着信士,而天平的左端站着的是教皇、红衣主教等,他们被翘起。这幅图产生的主要背景是( )
| A.16世纪新教的势力超过天主教 |
| B.16世纪天主教仍然居于绝对统治地位 |
| C.天主教、东正教、基督教三教合流 |
| D.宗教改革 |
右图是1581年欧洲印刷的世界地图。世界被描绘成三叶草形状,代表基督教国王统治的三大洲,其中心是耶路撒冷。导致此图 产生巨大错误的原因是( )
| A.基督教神学世界观的影响 | B.交通通讯技术的落后 |
| C.人们对世界认识能力有限 | D.天文地理知识匮乏 |
下列两幅图片所反映的都是中外历史上的著名作品。它们共同的主要特点是()


| A.反映新经济因素的产生或发展 |
| B.在社会上起了思想解放的作用 |
| C.促进了艺术的改革与创新 |
| D.推动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和发展 |
下图是1490年米开朗琪罗为罗马圣彼得大教堂创作的大理石群雕像《哀悼基督》。作品取材于圣经故事:耶稣基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后,圣母玛利亚抱着死去的儿子无比悲痛。作品表明作者意在()
| A.倡导灵魂得救的观念 |
| B.刻画耶稣的英雄形象 |
| C.宣扬上帝的精神权威 |
| D.歌颂真实自然的人性 |
“万物的存在与否,全在于人的感觉。一阵风吹过,有人觉得冷,有人觉得凉爽。难受与惬意,全在于人的感觉。”提出上述观点的哲学家是()
| A.泰勒斯 | B.普罗塔哥拉 | C.苏格拉底 | D.亚里士多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