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评论秦朝灭亡时,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说:“在证明了法家思想确有效用的同时,秦王朝也(从反面)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思想的正确——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此处孟子的“一个思想”具体是指
| A.制天命而用之 |
| B.“民贵君轻”,统治者要实行“仁政” |
| C.兼相爱、交相利 |
| D.加强中央集权,防止人民反抗 |
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提出“历史三峡论”,将四千多年来中国政治形态变迁分为封建、帝制和民治三大阶段。其中“封建”阶段我国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是
| A.政权和族权互为表里 | B.专制王权披上神权外衣 |
| C.中央对地方直接控制 | D.思想统一促进政治统一 |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规定,“凡直隶、山东、江南、浙江等省民人,情愿在海上贸易捕鱼者,许令载五百石以下船只,往来行走”,“外国贡船以内者,其所携货物予以免税。西洋商船船钞较东洋船钞减十分之二。”对此解释正确的是,康熙年间
| A.一度开放对外贸易 | B.废除了海禁政策 |
| C.对洋货征税一视同仁 | D.取消了沿海外贸限制 |
《新唐书》卷五十四《食货志》云:“(唐)宪宗以钱少,复禁用铜器。时商贾至京师,委钱诸道进奏院及诸军、诸使富家,以轻装趋四方,合券乃取之,号……。”材料描述的是
| A.邸店 | B.飞钱 | C.交子 | D.票号 |
苏州出土了一块明清时期的碑刻,记载了一起商标侵权案,“近有无耻之徒、假冒本堂牌记,或换字同音,混似射利,粘呈牌记,叩求示禁。”这实质上反映出苏州
| A.劳资矛盾尖锐 | B.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
| C.商品经济发达 | D.商业法律十分完备 |
“尝考历世盐法……及汉武始立榷(专卖)法,为牢盆(国家发放的煮盐工具)之制。自是历代皆踵行之。计其利,于军国之费略于半,唐宋及元因之。有加无瘳(减损),大抵率由养兵多而资费广,故不能革也。”下列对材料的解读最准确的是
| A.中国历代政府都实行垄断食盐经营制度 |
| B.垄断食盐经营目的之一是解决财政问题 |
| C.“故不能革”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共识 |
| D.该制度阻碍了当时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