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衡》中提到:“深耕细锄,厚加粪壤,勉致人工,以助地力”,“地力盛者,草木畅茂,一亩之收,当中田五亩之分”。这直接体现出我国古代农业生产中
A.“人定胜天”的思想 | B.“靠天吃饭”的观念 |
C.“不误农时”的思想 | D.“精耕细作”的特点 |
十六、十七世纪,出现了东学西传现象,罗伯斯庇尔在起草的《人权和公民权宣
言》中引用了孔子的格言:“自由是对于所有的人做一切不损害他人权利之事的权利;其原则为自然,其规则为正义,其保障为法律;其道德界限则在下述格言之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段话表明
A.儒家文化孕育了西方近代政治思想 |
B.儒家文化西传引起法国大革命 |
C.资产阶级借鉴孔于思想反对封建等级制度 |
D.儒家文化否定封建专制制度 |
法国大革命期间,吉伦特派、雅各宾派、热月党人之间斗争激烈,这表明
A.他们代表的阶级利益根本不同 |
B.资产阶级的不同阶层存在着一定利益冲突 |
C.资产阶级内部不可能实现联合 |
D.他们在是否建立资本主义制度方面尖锐对立 |
有关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塞尔维亚所进行的战争具有正义的民族解放性质 | B.欧洲战场上的西线进行的战争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
C.战略主动权转到协约国方面是在大战的第一阶段 | D.1914年萨拉热窝事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
使德军速战速决计划破产的战役是
A.马恩河战役 | B.凡尔登战役 | C.日德兰海战 | D.索姆河战役 |
意大利在一战前加入同盟国、一战后却加人协约国一方作战的主要原因是
A.战争一开始协约国就稳操胜券 | B.参加协约国作战对意大利有利 |
C.协约国方面进行的是正义战争 | D.受美国参加协约国作战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