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泳在《履园丛话》中说:“俗语云:‘百年田地转三家’,言百年之内,兴废无常,必有转售其田至于三家也。今则不然,……十年之间,已易数主。”这种现象产生的根源是
A.政府“不抑兼并” | B.地主阶级掌握封建政权 |
C.重农抑商政策 | D.封建土地私有制 |
“当沉浸于对文艺复兴时期的思索中时,人们能够回想起探索与发现的诸种辉煌成就……看起来仿佛是在每一个方面,人类行动的疆域都变得更为广阔。”能反映此种观点的是( )
①新航路的开辟②但丁的《神曲》③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定律④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③④ | D.②③④ |
苏格拉底通过和朋友谈话发展起一套辩证哲学,他坚持认为,一问一答的考查方式可以发现有关绝对真理、绝对善念或绝对美的观念,而这些观念与成为个人放纵不羁、公共道德败坏之借口的智者学派的相对主义大不相同,将为个人行为提供永久性的指导。据此得不到的信息是( )
A.智者学派强调个人感受,易导致社会混乱 |
B.苏格拉底强调教育的作用,以培养人的美德 |
C.苏格拉底式的教育方式导致诡辩学派产生 |
D.苏格拉底崇尚自由和探索的精神 |
历史学的基本要素是:史料、史料解释、历史叙述和历史评价。下面这段文字中属于史料解释的是孟子把孔子的“仁”发展为“仁政”,特别强调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②即主张民贵君轻;又说③“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④认为社会上一切不仁、不义、不正行为的根源在于君主。⑤这种带有民主色彩的见解,为后世儒家所不及,也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思想遗产。( )
A.①③ | B.②④ | C.②⑤ | D.①②③④ |
有学者认为:“ 明清之际……一些思想家以前所未有的犀利笔锋对以往正统宋明理学做出了总结性批判,从儒学内部逐渐发展出一个脱离程朱理学藩篱的、异质的新的思想系统。”材料中所说的“异质”( )
A.体现了新兴市民阶层的诉求 |
B.没有突破先秦儒家思想的范畴 |
C.是封建社会晚期“西学东渐”的产物 |
D.对当时中国的社会转型影响巨大 |
宋代哲学家张载曾庄严宣告“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顾炎武在明清易代之际发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呼吁。二者的相同点是( )
A.强调社会责任感 | B.提倡知行合一 |
C.构建新儒学体系 | D.重建伦理秩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