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春秋繁露》曰:“天地之符,阴阳之副,常设于身,身犹天也。……天以终岁之数,成人之身,故小节三百六十六,副日数也;大节十二,分副月数也;内有五藏,副五行数也;外有四肢,副四时数也;乍视乍瞑,副昼夜也;乍刚乍柔,副冬夏也。”这一学说(    )

A.倡导格物致知的认识论
B.重视探求自然规律
C.旨在维护封建君主统治
D.蕴涵朴素的唯物论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宋明理学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王安石提出“形者,有生之本”。与之相对立的观点是

A.“心外无物” B.“天地为万物之本”
C.“夫形于天地之间也,物也” D.“舍天地则无以为道”

董仲舒认为“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对这一思想准确的理解是

A.认为民性本善,君权天授 B.感叹人性本恶,呼唤王道
C.建议以礼入法,以礼入俗 D.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与下列因素有关的是
①封建经济的产生②私学的兴盛③各国纷争的社会环境④社会的剧烈变革

A.①②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有学者认为,能够有效推动中国现代化的政治体制,应该符合三个条件:一是具有有效的权威控制能力;二是具有相当的市场导向性;三是具有制度创新的能力。下列关于中国近现代史上其中四种政治模式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晚清(百日维新)模式——缺乏转化为开明权威体制的制度创新能力
B.孙中山模式(议会民主)——既具有市场导向性又具有权威整合能力
C.毛泽东模式——国家全面控制社会但基本上排斥市场导向
D.邓小平模式——既有权威整合的强大能力又有市场导向性

下表反映了我国某一时期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在工农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的变化情况。该时期是

年份
农业(%)
工业
轻工业(%)
重工业(%)
第一年
26.6
32.1
41.3
第二年
27.2
34.3
38.5
第三年
28.8
36.7
34.5

A.1949~1951年 B.1953~1955年 C.1958~1960年 D.1979~1981年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