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的旅程》一书认为,“在科学上,没有一个理论能够说得到了完全的‘证明’,当新事实或新的观察结果出现时它必定有待于进一步的检验和审视。正是科学这一不断自我纠错的特性,使它成为人类理解自然机制最为严谨也最为有效的手段。”下列史实符合该论述的是( )
①从亚里斯多德学说到自由落体定律②从神创论到生物进化论
③从万有引力定律到电磁感应理论④从经典力学到相对论
| A.①②③ | B.③④ |
| C.①②④ | D.①②③④ |
春秋战国时诸子百家各自提出挽救时弊的主张。墨子主张国家应节俭;孟子强调划定土地疆界;商鞅主张开辟阡陌。对于以上三位学者的主张,以下表述合适的是
| A.三者立论相同,都站在维护统治者利益的立场 |
| B.三者立论相同,都是基于维护农民利益的立场 |
| C.三者立论不同,但同样是以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做考虑 |
| D.三者立论不同,且不是根据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做考虑 |
唐朝长安崇仁坊,大约造乐器在此坊,故多修造乐器的商店,“昼夜喧哗,灯火不绝”;延寿坊有造玉器和出售金银珠宝店;胜业坊有卖蒸饼的“以小车推蒸饼卖之”;永昌坊有茶肆,新昌坊有客舍及“会饮”的饮所。这种状况不能说明
①出现坊市混杂的现象②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
③商业活动时间有突破④出现沿街而市的现象
|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①④ |
明朝迁都北京之后,运河漕运发达,天津“粮艘商舶,鱼贯而进,迨无虚日”。清朝一度解除海禁,有天津文人描绘说:“百宝都从海舶来,……怪怪奇奇洋货街。”能够涵盖材料信息并反映天津历史发展的表述是
| A.明、清时期天津经济持续繁荣 | B.运河漕运使天津商贸不断发展 |
| C.海上运输兴起促成了天津商贸持续繁荣 | D.水运通道便捷保证了天津商贸不断发展 |
著名历史学家钱穆曾说:“故中国政制之废宰相,统‘政府’于‘王室’之下,真不免为独裁夫专制之黑暗所笼罩者,其事乃起于明而完成于清,则相沿亦已六百年之久。”对其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明朝废宰相造成了政治的极度黑暗 | B.在明朝以前政府并不完全直接统属于王室 |
| C.明朝以前的中国采取集体决策方式 | D.明清两代都是极端专制集权的社会 |
《元史·百官志七》记载:“行中书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
省(中书省)为表里。”这表明元朝行省制度的主要特点是
| A.中央直接控制地方行政 | B.地方分权,机构相互牵制 |
| C.中央对地方实行多渠道、多层次管理 | D.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结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