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书中写道:“(1517-1546年)在不到30年的短短时间,文艺复兴时期的淡漠宗教,追求幽默与欢笑的世界,已完全被宗教改革时期的充斥着讨论、争吵、谩骂和辩论的宗教狂热世界所取代。材料意在说明( )
| A.宗教改革引发了欧洲各国间的激烈冲突 |
| B.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性质截然不同 |
| C.是否信仰宗教成为当时社会舆论的焦点 |
| D.宗教改革演变成为激烈的社会政治运动 |
1877年5月,法国议会以多数票赞成政府限制教权派的宣传,共和派的内阁总理西蒙接受这一决议。5月16日,总统麦克马洪以破坏出版法为由迫使总理西蒙辞职,任命君主派首领布罗伊公爵为总理。共和派强烈反对,麦克马洪于5月25日征得参议院同意,解散了众议院。从中可以看出1877年的法国
| A.权力中心是总统 |
| B.内阁对议会负责 |
| C.政治斗争仍激烈 |
| D.共和政体没确立 |
麦迪逊说:“在美国的复合共和国里,人民交出的权力首先分给两种不同的政府,然后把各政府分得的那部分权力再分给几个分立的部门。因此,人民的权力就有了双重保障。”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 A.联邦制原则指导的政府保障了人民的权力 |
| B.人民主权原则是政府权力来源的理论基础 |
| C.美国两种政府机构的运行均采用分权制度 |
| D.三权分立原则可用于处理两种政府间关系 |
1749年,托利党领袖柏林布鲁克说:“地主阶级才是我国政治航船的真正主人,而资本家不过是船上乘客。”据此可知
| A.英国仍然是封建国家 |
| B.君主权力受地主制约 |
| C.资本家政治地位很低 |
| D.贵族掌握英国统治权 |
下列对罗马法表述正确的是
| A.根据法律内容,分为成文法与不成文法 |
| B.主要特点是法条的形式主义、僵化刻板 |
| C.产生之初就有某种国际法、自然法性质 |
| D.维护私有财产是罗马法的重要内容之一 |
古希腊著名演说家德摩斯梯尼说:“民主政治是一种发表演说的体制。”这说明
| A.演说是民主政治的需要 |
| B.演说者具有丰厚的学养 |
| C.演说决定民主政治发展 |
| D.民主政治以演说为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