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8~19世纪,欧洲、美国作家写下了大批反映和描写“自然”的诗歌和其他文艺作品。他们擅长运用比喻、拟人化等修辞手法宣传其主张。如“地球(或自然)是人类的母亲”,“动物都是人类的朋友”,“自然发怒”等等,“他们谋求一种隐喻以把好的纯朴的自然状态与(假设的)邪恶的人为行动和科学工业世界的败落及世界观相对比。”(查尔斯•哈珀《环境与社会》)这些作品主要表达了(    )

A.对社会发展的理性认识 B.对工业文明的担忧
C.对自然风光的无限向往 D.对科学发展的期盼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孙中山将其民权思想用“天下为公”四字概括,其核心内容为“民有、民治、民享”,这一思想

A.与儒家大同思想并无区别 B.深受伏尔泰思想影响
C.与人民民主专政内容一致 D.与卢梭政治思想相类似

明朝后期的李贽“离经叛道”,自称异端,向正统思想发起挑战,文艺复兴时期的薄伽丘在《十日谈》中抨击封建道德和教会的禁欲思想,二者在本质上共同反映了

A.资产阶级反封建的要求
B.资本主义萌芽时期个性解放的要求
C.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腐朽和没落
D.城市商品经济发展,市民对通俗文化的要求

明清时期,商人在文学作品中出现的频率非常高,并且有很多是以主角的身份出现,一改以往作品中的“文不谈商贾”的现象,而且商人在文学作品中的形象大大改观,不再只是惟利是图,贪得无厌的形象。这反映出

A.社会主流价值观念改变 B.社会生活决定文学内容
C.社会价值取向发生变化 D.社会阶层地位变动频繁

《论语·宪问》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朱熹强调:“修齐治平”。其反映的共同主张是()

A.人本主义 B.经世致用
C.重道轻器 D.积极入世

清朝康熙帝说:“赋敛日繁,而民心涣散。”“与民休息,道在不扰。”“欲使群生乐利,比户丰盈,唯频减赋。”这反映出满洲贵族统治者已接受儒家文化中的

A.克已复礼的主张 B.以民为本的思想
C.为政以德的思想 D.天下为公的主张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