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说:“如果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论。每个人都应该有他一定的物质利益,但是这决不是提倡各人抛开国家、集体和别人,决不是提倡各人都向‘钱’看。”下列最符合邓小平讲话精神的是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 B.对外开放方针的确定 |
C.“一国两制”方针的提出 | D.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实行 |
列宁在评价1861年改革时说:“臭名昭彰的‘解放’,实际上是对农民进行残
酷的掠夺,是对农民施行一系列的暴力和一连串的侮辱。”下列史实不能证明这一观点的
是()
A.农民不再是地主的私有财产 | B.改革后农民受到村社的严格管理 |
C.改革后农民支付高额的赎金 | D.改革后农民重新受到地主的盘剥和奴役 |
有人认为“阿里是中国秦始皇的埃及版本”。能说明这一观点的史实有()
①实现了国家统一②加强了中央集权③统治残暴④遏制外来侵略
A.①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②④ |
马丁·路德、加尔文和亨利八世宗教改革的共同影响包括()
①确定了“教随国定”的原则 ②建立了以国王为首脑的教会
③否定了罗马教廷的权威④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③④ |
“一个人所以发家致富,不在于他的品德、智慧或勤劳,而完全靠上帝恩赐……
财富本身决不像某些蠢人所想的应予以谴责。这样做就是亵读神明。”材料所体现的是( )
A.加尔文的先定论思想 | B.加尔文宗教对许多国家产生了重大影响 |
C.符合教俗封建主的利益 | D.彻底否定了天主教的作用 |
王安石变法中的青苗法、募役法、方田均税法,在目的和作用上的相似之处有( )
①加强对人民的控制 ②限制了官僚、地主的利益
③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人 ④减轻了地主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A.①② | B.①④ | C.③④ | D.②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