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亚里士多德说:“我们确认自然生成的城邦先于个人,就因为(个人只是城邦的组成部分)每个隔离的人都不足以自给其生活,必须共同集合于城邦这个整体(才能大家满足其需要)。凡隔离而自外于城邦之人……他如果不是一只野兽,那就是一位神祗。”基于这种认识,雅典人认为

A.居民应自觉将自身与城邦融为一体
B.普通公民对城邦具有高度的责任感
C.内争是导致国力削弱的最主要因素
D.希腊奴隶制民主政治终究会被淘汰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如图,据表和图,导致下表苏俄(苏联)粮食作物耕种面积、产量提高和下图中苏1980年以后粮食产量差距扩大的政策因素分别是


1921年
1923年
1925年
粮食作物耕种面积(万公顷)
6620
7860
8730
粮食作物产量(亿普特)
22.13
34.55
44.24


A.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中国农业合作化运动
B.苏俄新经济政策中国人民公社化运动
C.苏俄新经济政策中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苏联农业集体化方针中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有学者认为:“赫鲁晓夫宛如一个政治万花筒:顶上阴谋家的帽子刚脱,头上便戴上了改革家的桂冠;策略家的徽章未送进门庭,蛮干家的门牌就已挂出。”体现赫鲁晓夫是“蛮干家”的是

A.在苏共“二十大”上批判斯大林
B.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
C.强行推广大面积种植玉米的运动
D.改革工业管理体制扩大地方权力

在所有制问题上,列宁提出俄国存在五种经济成分:
(1)宗法式的,即在很大程度上是自然的农民经济
(2)小商品生产(包括大多数出卖粮食的农民)
(3)私人资本主义
(4)国家资本主义
(5)社会主义。
这种经济思想表明

A.俄共(布)认为无需过渡即可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B.当时俄国大资本主义关系占据绝对优势
C.把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
D.俄国国民经济恢复并完成向社会主义过渡

1922年,在庆祝苏联成立的活动中,一个农民兴高采烈地对身边的伙伴说,今年的粮食丰收了,他在交纳了粮食税后还剩下不少的余粮。按照当时规定,这些余粮

A.全部上缴国家 B.必须限量交易
C.农民可以自由支配 D.只能政府收购

在历史学习中,我们经常会碰到“历史现象”与“历史结论”的区别问题。“历史结论”是在对历史现象的理性认识和基本判断基础上形成的结论。下列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A.在1932年的总统选举中,罗斯福在人民群众的拥护中当选
B.卢梭的“社会契约论”是法国大革命的理论依据
C.克林顿上台后实施了“宏观调控、微观自主”的经济政策
D.为实现工业化,苏联人民以饱满的热情投身于国家建设当中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