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副总理汪洋指出,要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要向新型经营主体倾斜,鼓励他们扩大生产规模,采用先进技术,提高农业竞争力。要提高农业竞争力,就必须构建一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这样做
①有利于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②是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途径
③有利于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④将引起现阶段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根本性变革
A.①③ | B.①② | C.②④ | D.③④ |
下列关于联系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无条件的 |
B.事物联系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
C.事物的联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
D.联系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 |
下列选项正确反映联系普遍性的是 ( )
①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②乌鸦叫丧,喜鹊报喜③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④彗星、地震预示国家衰败
A.③④ | B.①④ | C.②④ | D.①③ |
海地地震牵动了全世界人民的心。包括中国政府在内的许多国家纷纷伸出援助之手。这说明( )
A.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
B.部分影响整体 |
C.物质决定意识,要求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 |
D.意识能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
“只要你对着飞驰的流星许个愿,你的愿望就能够实现。”这种说法 ( )
A.肯定了联系的普遍性和多样性 |
B.揭示了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 |
C.否定了意识的能动作用 |
D.忽视了联系的客观性和条件性 |
12月12日,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座谈会上指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重在实践。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要把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与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努力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贯彻到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中去。之所以说“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重在实践。”从认识论角度讲是因为()
A.认识是实践的来源 | B.实践是推动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 |
C.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 D.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 |
努力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贯彻到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中去,目的是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经济社会发展。这体现的认识论道理是()
A.发挥科学认识对实践的特殊决定作用 | B.实践与认识是彼此孤立,毫无关系的 |
C.科学认识是检验实践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 | D.科学认识能够有效指导实践,提高实践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