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想变成上帝,或居住在永恒之中,或者把大地抱在怀里,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我就够了。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这句话体现的思想是( )
A.蒙昧主义 | B.禁欲主义 |
C.人文主义 | D.理性主义 |
董仲舒再三提醒君主在利益之上还有正义,在力量之上还有良心,在权力之上还有“天”在临鉴。宣传君主政令失误、不尊道德、不行仁义,“天”就会以灾异示警,其实就是在权力已经无限的君主之上再安放一个权力更加无限的“天”。这带来的直接效果是( )
A.君主专制制度空前加强 | B.体现了儒家思想的新发展 |
C.制约了君主的专制权力 | D.形成“天人合一”的哲学观 |
西方学者认为,公元前600年至前300年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人类意识”首次觉醒,理性思维所创造的精神文化决定着其后诸民族的文化走向。在当时的中国,最具典型意义的现象为()
A.诸子并立、百家争鸣 | B.以法为教、焚书坑儒 |
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D.崇儒尚佛、兼收并蓄 |
《季羡林说和谐人生》一书说:自古以来,中国就主张“和谐”……我们讲和谐,不仅要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还要人内心和谐。下列不能佐证这一说法的()
A.孔子主张“仁者爱人” |
B.墨子主张“兼爱”“非攻” |
C.孟子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
D.商鞅主张“有道之国,务在弱民” |
中国古代统治者认为农业是天下之根本,为促进人民安居乐业,商鞅与清统治者都推行了重农抑商政策。两者都( )。
A.推动了封建经济的发展 | B.阻碍了当时社会进步 |
C.适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 | D.不利于当时社会转型 |
市署是唐朝在长安和洛阳设立的管理市场的机构,主要管理财货交易和度量器物,有责任辨别商品的真伪和轻重,市署的主要官员为“令”。对上述信息分析不正确的是()。
A.唐代长安、洛阳的商业发达 |
B.唐朝政府加强了对商业活动的管理 |
C.唐代市场管理借鉴了汉代的一些做法 |
D.商业税成为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