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鸿生在《历史的瀑布与峡谷》中认为近代的某一思想是“以民道代天道”,是“有民无天”的新道统,是“翻天”,让民“顶天立地”。这一思想应是( )
A.变法维新 | B.三民主义 |
C.民主科学 | D.社会主义 |
图为历史上某次战争的形势图。从图中可以得出的最准确的信息是:
A.沙俄政府在东线反击德军 |
B.战场形势迫使俄德双方最终妥协 |
C.莫斯科人民积极抵御德军入侵 |
D.苏联红军取得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 |
罗斯福担任总统之前,美国出版的一本书提议政府增加开支,甚至不惜造成财政赤字,以便舒缓经济衰退。罗斯福读后批注:“哪有此等好事——天下没有不劳而获的东西。”这表明:
A.罗斯福始终是信奉新政理念的政治家 |
B.罗斯福上台之前美国尚未出现经济衰退 |
C.罗斯福在美国率先提出了政府干预经济的主张 |
D.罗斯福新政的理念在罗斯福担任总统前已经萌生 |
Nepman(耐泼曼)是20世纪初期出现在俄罗斯的一个新名词,它指“能雇佣劳力,并能保留他们在经营中获得利润的农民和新商人”。这一名词的出现是由于: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施 | B.国家工业化的推行 |
C.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 D.农业集体化政策的推行 |
“参议院得组成最高法院,以审判共和国总统或部长及审理危害国家安全案。”该内容应该出自:
A.《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 B.《德意志帝国宪法》 |
C.美国1787年联邦宪法 | D.《权利法案》 |
小张翻阅旧报纸,发现1949年9月30日《人民日报》头版特大粗黑标题报道:“中国人民政协制定人民大宪章。”下列对此报道分析正确的是:
A.反映了中国首部社会主义宪法诞生的事实 |
B.“人民大宪章”应该是“共同纲领”的排版失误 |
C.“中国人民政协”应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之误 |
D.“人民大宪章”的提法反映了《共同纲领》的性质和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