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在一次国际会议后,一位美国记者说:“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周恩来能够改变这次会议航向的主要原因( )
|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B.反帝反霸的不结盟政策 |
| C.“求同存异”的方针 | D.维护联合国权威的原则 |
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参加北平首次人民代表大会后,感慨万端:“我踏进会场,就看见很多人,穿制服的,穿工装的,穿短衫的,穿旗袍的,穿西服的,穿长袍的,还有位戴瓜帽的——这许多一望而知不同的人物,会在一个会场里一起讨论问题,在我说是生平第一次。”材料中的“第一次”从侧面反映出新社会的政治生活和社会变革具有
①平等性②广泛性③继承性④深刻性
| A.①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
下面是1949年成立的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和政务院领导人构成表(单位:人),新中国初期政权的特点不包括
| 职务人数党派 |
其他 |
|||||
| 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
政务院 |
|||||
| 主席 |
副主席 |
委员 |
总理 |
副总理 |
政务委员 |
|
| 共产党 |
1 |
3 |
29 |
1 |
2 |
6 |
| 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 |
0 |
3 |
27 |
0 |
2 |
9 |
A.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
B.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
C.多党合作,具有广泛代表性
D.共产党与民主党派联合执政
如图记录了1949年1月31日解放军与北平国民党守军换岗的情景。这一事件意味
| A.国共和谈的成功 |
| B.解放军转入战略反攻 |
| C.平津战役胜利,和平解放北平 |
| D.国民政府在大陆统治的结束 |
某班级在探究“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的形成课题时,下列哪些事件不宜作为直接利用的材料
| A.北伐战争 | B.秋收起义 | C.井冈山根据地建立 | D.土地革命 |
1923年,陈独秀说:“五四运动虽然未能达到理想的成功,而在此运动中最努力的革命青年,遂接受世界的革命思潮,由空想而实际运动,开始了中国革命之新的方向。”陈独秀所说的“中国革命之新的方向”指
| A.武装革命 | B.无产阶级革命 | C.民族革命 | D.国民革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