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表,与史实完全相符的一项是( )
| 选项 |
时间 |
事件或条约 |
影响 |
| A. |
1842年 |
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 |
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勾结,清政府逐渐沦为西方列强的附庸 |
| B. |
1895年 |
《马关条约》 |
列强开始对华进行资本输出,中华民族危机大大加深 |
| C. |
1900年 |
《辛丑条约》 |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矛盾空前激烈 |
| D. |
1942年 |
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 |
1945年击败侵缅日军,提高中国国际地位 |
20世纪80年代中期,苏联社会危机日益严重,戈尔巴乔夫提出了“除了改革别无出路”的口号。导致“无出路”的主要原因
①国家政治体制不断僵化②计划经济活力衰退
③领导人丝毫不改革旧体制④加速国民经济发展战略的失误
| A.①②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④ |
美国学者沃尔特·拉非弗贝指出:希腊打的是内战,美国没有理由介入。然而美国选择了戏剧性的办法,要求国会在一场世界性的反共战争中支持政府。他所指的是
| A.遏制理论的提出 | B.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 C.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 D.北约集团的建立 |
促使不结盟运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三个首倡国都期望在未来的军事政治竞争中占据优势 |
| B.和平中立是三个首倡国在战后的一贯政策 |
| C.冷战格局使国际关系趋于恶化 |
| D.民族经济的发展使第三世界国家已能与美苏平等对话 |
在一次历史知识竞赛中,主持人对选手提问:“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最基本历史条件是什么?”同时给出下列四个选项,如果你是选手,你的选择
| A.工业革命深入发展,资本主义的弊端日益暴露 |
| B.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
| C.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
| D.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 |
法国《人权宣言》第十条规定,意见的发表只要不干扰法律所规定的公共秩序,任何人都不得因其意见、甚至信教的意见而遭到干涉。以下言论与材料体现的主张相一致的是
| A.我的茅屋,就是我的城堡。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 |
| B.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耶,故能成其私 |
| C.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
| D.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快乐的猪、一种的痛苦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