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经济学家张维迎认为,中国过去30多年的经济奇迹源于市场的逻辑,即生产力的提高来自技术进步和创新,技术进步和创新来自劳动分工。劳动分工受市场规模的限制。市场的规模越大,参与交易的人越多,市场的分工就会越细,技术进步就会越快。下列经济现象最能印证上述观点的是

A.开放浦东,打造活力上海
B.加入世贸,融入全球经济
C.简政放权,增强企业活力
D.包产到户,提高农民收入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纪录片《公司的力量》讲到:“从1872年2月17日到3月28日,短短39天,洛克菲勒一口气吞并了22个竞争对手,他还曾在48小时内,连续买下了6家炼油厂。1898年时,它(洛克菲勒美孚石油公司)……控制了近90%的石油运输。”以上材料反映的经济现象( )

A.说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成长
B.标志资本主义大工厂制的建立
C.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发展
D.解决了单个资本家生产的无计划性

下图反映了近代以来西方经济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历程()。

对这一历程解读正确的是()
①始终体现了“科”与“技”的结合
②政府在这一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
③这种变化的实质是生产关系的调整
④这一历程推动了世界连成统一整体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014年12月22日《国际金融报》上有一文章《罗得斯纵贯非洲的铁路梦》中这样写道“1865年时,欧洲人在非洲修建的铁路里程仅为760公里,1885年达到7030公里,1913年时,猛增到44309公里,其中英国修建的铁路长达27000公里。整个非洲大陆,通过密集的铁路网,被欧洲的殖民者牢牢控制着。”英国在非洲铁路修建中处于优势的历史条件哪些()
①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成为“世界工厂”
②资产阶级代议制发展,国内政治稳定
③殖民扩张,确立“海上霸主”地位,拥有了最广阔的海外殖民地
④黑奴贸易兴盛, 奴役非洲黑人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①②④

对右面图示的主题概括最准确的是( )

A.西方列强侵略手段日趋隐蔽
B.工业文明对中国的冲击
C.经济全球化的到来
D.世界市场的逐步形成

加州大学教授彭慕兰认力:英国及欧洲的工业化即“欧洲奇迹”,几乎完全是一种“历史的偶然”,18世纪中叶以前的中国与西欧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区别,只是煤的广泛使用和西欧与新大陆的关系这两项“根本性的突破”,才使西欧胜出。由此可见西欧得以胜出的主要原因是()

A.新航路开辟 B.资产阶级革命
C.工业革命 D.中国社会制度落后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