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l是过氧化氢酶活性受pH影响的曲线,图2表示在最适温度下,pH=b时H2O2分解产生O2量随时间的变化。若该酶促反应过程中改变某一初始条件,以下改变正确的是( )

| A.pH=c时,e点为0 |
| B.pH=a时,e点下移,d点左移 |
| C.温度降低时,e点不移,d点右移 |
| D.H2O2量增加时,e点不移,d点左移 |
甲图是水平放置在黑暗环境的植物的生长素运输情况,乙图是不同浓度生长素对顶芽和根部生长的生理作用,丙图是来自同种植物相同部位的茎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甲图乙图丙
| A.根部向地生长,且根部与顶芽近地侧生长素浓度相等时,则其浓度范围为(c—d)mol/L |
| B.图乙中曲线②代表的是根 |
| C.图甲中生长素水平方向①②的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 |
| D.将丙图两茎段正确插在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中易存活的是② |
科学研究发现,某植物茎段再生时,根总是由近根端长出,叶从近苗端长出(见下图),这种现象被称为极化再生。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
| A.近根端与近苗端基因的表达情况不同 |
| B.茎段截取后,近根端的生长素向着近苗端运输 |
| C.极化再生过程中,发生了细胞分裂与细胞分化 |
| D.生长素对离体茎段的细胞的生长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
下列生理现象不是由于其他部位供应生长素引起的是( )
| A.杨树顶芽的生长 |
| B.燕麦胚芽鞘尖端以下部位的弯曲生长 |
| C.番茄子房发育成果实 |
| D.梨树侧芽萌发的抑制 |
在某一植株上,能正确反映各部位生长素产生情况的是( )
| A.顶芽>侧芽、老根>生长点 |
| B.顶芽=侧芽、老根<生长点 |
| C.顶芽<侧芽、老根>生长点 |
| D.顶芽>侧芽、老根<生长点 |
已知一个由2条肽链组成的蛋白质分子,共有肽键198个,控制翻译该蛋白质分子的mRNA中A和U占25%,则控制转录该mRNA的DNA分子中,C和G应该共有()
| A.700 |
| B.900 |
| C.600 |
| D.8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