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叙述与生物科学史相符合的是
A.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能解释生物的适应性和多样性 |
B.沃泰默发现在盐酸的作用下,狗的小肠黏膜产生了促胰液素 |
C.科学家用不同的荧光染料标记人细胞和鼠细胞,证明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
D.赫尔希和蔡斯用35S和32P分别标记T2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证明了DNA半保留复制 |
如表是探究温度对酵母菌种群密度(个/mL)影响的实验结果,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时间/h |
0 |
2 |
4 |
6 |
8 |
10 |
12 |
14 |
16 |
10℃下培养 |
10 |
10 |
13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0℃下培养 |
10 |
12 |
14 |
25 |
48 |
75 |
110 |
165 |
348 |
30℃下培养 |
10 |
25 |
55 |
80 |
100 |
115 |
120 |
125 |
125 |
A.研究过程需要注意防止培养液被杂菌污染,以免使实验结果偏大
B.研究中需要使用显微镜、血球计数板、盖玻片等实验工具
C.可以预计,随着培养时间的推移,20℃条件下酵母菌种群最大密度越来越大
D.实验结果表明,20℃左右培养酵母菌是获得较大种群数量的良好温度
对下图中心法则的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浆细胞、效应T细胞核中一般不发生①④⑤过程 |
B.需要以尿嘧啶核糖核苷酸为原料的过程有②⑤ |
C.①过程以DNA两条链作为模板,②过程以DNA一条链中的某些片段作为模板 |
D.依据②③过程的原理,人们可根据蛋白质分子结构推出细胞内相应基因的碱基序列 |
定点突变是指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PCR)等方法向目的DNA片段中引入所需变化(通常有有利的),包括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和替换等.定点突变能迅速,高准备地提高DNA所表达的目的蛋白,从而影响生物性状,是基因研究工作中一种非常有用的手段.下列有关点突变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点突变可以利用DNA探针进行检测 |
B.点突变引起的变异类型属于基因突变 |
C.应用点突变技术可培育具有新性状的生物,形成新物种 |
D.应用点突变技术可以研究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
调查发现,某地人群每万人中有一个患甲病.一个表现正常男子的父母均正常,但有一个患甲病的妹妹.该男子与该地一个表现正常的女子结婚后,生育患甲病孩子的概率是()
A.![]() |
B.![]() |
C.![]() |
D.![]() |
在一个流水系统中,当不同温度的水以一定的速度流过呼吸室时,由于鱼类的呼吸作用消耗了水中的溶解氧.通过测定呼吸室进水口和出水口溶解氧和水流量,即可计算出某一温度下鱼的耗氧量.下图是流水式鱼类呼吸测量装置,利用该装置可以探究温度对鱼类呼吸速率的影响.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本实验设置的自变量可以是0℃、10℃、20℃、30℃、40℃、50℃水温 |
B.实验中要注意控制出水速度,以保证热量交换充分 |
C.不同水温条件,鱼的种类及体重、实验时间、出水速率等应该相同 |
D.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出水口溶氧量可能减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