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取某植物幼苗进行无土栽培实验,下图为该幼苗的光合速率、呼吸速率随温度变化曲线图。请据图回答:
(1)温度在0~5℃之间,该植物幼苗细胞进行呼吸作用的场所是__________。
(2)假设上述实验在缺Mg的条件下进行,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图中的A点会向__________(左、右)移动。
(3)温室栽培该植物,为获得最大经济效益,应控制的最低温度为__________℃。
(4)限制AB段CO2吸收速率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图中__________点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是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的两倍。
(5)为了探究不同条件对植物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的影响,用8株各有20片叶片、大小长势相似的某盆栽植株,分别放在密闭的玻璃容器中,在不同条件下利用传感器定时测定密闭容器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实验结果统计如下表:
编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温度(℃) |
10 |
10 |
20 |
20 |
30 |
30 |
40 |
40 |
光照强度(Lx) |
1000 |
0 |
1000 |
0 |
1000 |
0 |
1000 |
0 |
12小时后CO2量(g) |
-0.5 |
+0.1 |
-1.5 |
+0.4 |
-3.0 |
+1.0 |
-3.1 |
+0.8 |
(注:“+”表示环境中二氧化碳增加;“-”表示环境中二氧化碳减少)
①用编号为__________的装置可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实验组合,该实验组合的目的是探究温度对植物呼吸作用速率的影响。欲探究其细胞呼吸的最适温度,实验设计思路是__________。
②由表可知,植物光合最强的是第__________编号组实验。
③现有一株某植物的叶黄素突变体,将其叶片进行了红光照射光吸收测定,与正常叶片相比,实验结果是光吸收差异__________(“不”或“非常”)显著。
(多选)如图是某遗传系谱图,图中I-1、Ⅲ-7、Ⅲ-9患有甲种遗传病,I-2、Ⅲ-8患有乙种遗传病(甲病基因用A、a表示,乙病基因用B、b表示),已知Ⅱ-6不携带两病基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种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乙种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B.7号个体甲病基因来自1号
C.图中Ⅲ-8的基因型是bbXAXa或bbXAXA,Ⅲ-9的基因型是BbXaY或BBXaY
D.如果Ⅲ-8与Ⅲ-9近亲结婚,他们所生子女中同时患有甲、乙两种遗传病的概率是3/16
(多选)某研究者用非洲爪蟾性腺为材料,对其精巢切片进行显微观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和丁都是初级精母细胞 |
B.乙和丙细胞中染色单体的数目为零 |
C.图中含同源染色体的细胞只有甲和丁 |
D.丁细胞中染色体的互换区段内同一位点上的基因不一定相同 |
(多选)分析甲、乙、丙三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乙中若光照强度相同,在t3℃时植物净光合作用量最大 |
B.若图丙代表两类色素的吸收光谱,则f代表叶绿素 |
C.用塑料大棚种植蔬菜时,应选用无色透明的塑料薄膜 |
D.图甲中,阴生植物的b点值一般比阳生植物低。若其他条件适宜,光照强度小于b(大于0)时,也能进行光合作用 |
(多选)选取大小、长势相同的同种植物幼苗均分为甲、乙两组,测定其在两种不同浓度的KNO3溶液中培养时鲜重的变化情况(其他条件相同且不变),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6h时,甲组幼苗因根系开始吸收K+、NO3-,吸水能力增强,使鲜重逐渐提高 |
B.3h时,两组幼苗已出现的萎蔫现象与根细胞的渗透失水有关 |
C.由图可知,实验中培养乙组幼苗的KNO3溶液浓度较高 |
D.12h后,若继续培养,甲组幼苗的鲜重可能超过处理前,乙组幼苗将死亡 |
(多选)甲状腺细胞可以将氨基酸和碘合成甲状腺球蛋白,并将甲状腺球蛋白分泌到细胞外。其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若含18O的氨基酸在甲状腺细胞内的代谢过程中产生了H218O,那么水中的18O最可能来自于氨基酸的—COOH |
B.在甲状腺球蛋白合成和加工过程与生物膜的流动性有关 |
C.细胞外的碘和氨基酸进入甲状腺细胞均能体现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 |
D.用含3H标记的氨基酸培养该细胞中,则出现3H的部位依次为①③⑥⑦②⑨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