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 A.稀释浓硫酸时,应将蒸馏水沿玻璃棒缓慢注入浓硫酸中 |
| B.过滤操作时,为了加快过滤速率,可用玻璃棒不断搅拌过滤器中液体 |
| C.分液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
| D.将固体加入容量瓶中溶解并稀释至刻度,配制成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
由已知电离常数判断,SO2与Na2CO3(aq)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不合理的是
| 酸 |
电离常数 |
| 碳酸 |
Ki1 =" " 4.3×10-7 Ki2 =" " 5.6×10-11 |
| 亚硫酸 |
Ki1 =" " 1.54×10-2 Ki2 =" " 1.02×10-7 |
A.SO2 + H2O + 2CO32- → 2HCO3- + SO32-
B.SO2 + H2O + CO32- → H2 CO3 + SO32-
C.2SO2 + 2H2O + CO32- → H2 CO3 + 2HSO3-
D.SO2 + H2O + CO32- → H CO3- + HSO3-
物质之间的反应不会随温度或反应物用量的改变而发生变化的是
| A.Al与NaOH(aq) | B.Cl2与KOH(aq) |
| C.CO2与苯酚钠(aq) | D.Na2S(aq)与FeCl3(aq) |
向NaOH(aq)滴入HAc(aq)的过程中,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可能正确的是
| A.c(OH-) = c(Na+) > c(Ac-) > c(H+) | B.c(Na+) > c(OH-) = c(Ac-) > c(H+) |
| C.c(Na+) > c(Ac-) > c(OH-) > c(H+) | D.c(H+) > c(Ac-) > c(Na+) > c(OH-) |
一定温度下,将1molA(g)和1molB(g)充入2L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在t1时达到平衡:
A(g)+ B(g)
xC(g)+D(s)。在t2、t3时刻分别改变反应的一个条件,测得容器中C(g)的浓度随时间变
化如图所示。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方程式中x=2 |
| B.t2时刻改变的条件是使用催化剂 |
| C.t3时刻改变的条件是移去少量D |
| D.t1~t3间该反应的平衡常数相同 |
短周期元素X原子核外的电子处于n个电子层上,最外层电子数为(2n+1),核内质子数为(2n2-1)。有关X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X元素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呈酸性 |
| B.X能形成化学式为NaXO3的含氧酸钠盐 |
| C.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和核电荷数不可能为偶数 |
| D.X元素常见单质的化学式为X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