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时,向20.00 mL的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某浓度的CH3COOH溶液。滴定过程中,溶液的pH与滴入CH3COOH溶液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点②时NaOH溶液恰好被中和。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CH3COOH溶液的浓度为0.1 mol·L-1 |
B.点④所示溶液中存(CH3COOH)+c(H+)=c(CH3COOH-)+c(OH-) |
C.图中点①到点③所示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先增大后减小 |
D.滴定过程中会存在:c(Na+)> c(CH3COOH-)= c(OH-) > c(H+) |
38.4 g铜跟适量的浓硝酸反应,铜全部作用后,共收集到气体22.4 L(标准状况下,不考虑N2O4),则反应消耗的硝酸的物质的量是
A.1.0 mol |
B.1.6 mol |
C.2.2 mol |
D.2.4 mol |
有Na2CO3、AgNO3、BaCl2、HCl及NH4NO3的无标签溶液,为鉴别它们,取四支试管分别装入一种溶液,向上述四支试管中加入少许剩下的一种溶液,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有三支试管出现沉淀时,则后加入的是AgNO3溶液 |
B.全部若没有什么现象变化时,则后加的是NH4NO3溶液 |
C.一支试管出现气体,两支试管出现沉淀时,最后加入的是HCl溶液 |
D.若只有两支试管出现沉淀时,则最后加入的是BaCl2溶液 |
现有两瓶溶液,新制饱和氯水和亚硫酸,下列方法或试剂(必要时可加热)能用于鉴别它们的是
①观察颜色 ②石蕊试剂 ③品红溶液
A.只有①② |
B.只有①③ |
C.只有②③ |
D.①②③ |
下列过程最终无沉淀产生的是
A.过量氨气通入Al2(SO4)3溶液 |
B.CO2通入CaCl2溶液 |
C.少量SO2通入BaCl2溶液后再通入过量Cl2 |
D.过量CO2通入Na2SiO3溶液 |
下列实验现象,与新制氯水中的某些成分(括号内物质)没有关系的是
A.将NaHCO3固体加入新制氯水,有无色气泡(H+) |
B.使红色布条褪色(HCl) |
C.向FeCl2溶液中滴加氯水,再滴加KSCN溶液,发现呈血红色(Cl2) |
D.滴加AgNO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C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