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氧化还原角度分析,下列反应中水的作用相同的是( )
①铁和水蒸气反应 ②过氧化钠和水反应
③氯气和水反应 ④二氧化氮和水反应3NO2+H2O=2HNO3+NO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下列各表述与示意图一致的是
A图①表示25℃时,用0.1 mol·L-1盐酸滴定20 mL 0.1 mol·L-1 KOH溶液,溶液的pH随加入酸体积的变化
B图②中曲线表示反应N2(g)+3H2(g)2NH3(g) ΔH < 0正、逆反应的平衡常数K随温度的变化
C图③表示用醋酸滴定NaOH和氨水混合溶液时,溶液的导电能力随醋酸体积变化的曲线
D图④中a、b曲线分别表示反应CH2=CH2(g)+ H2(g) → CH3CH3(g);ΔH< 0使用和未使用催化剂时,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关节炎病原因是在关节滑液中形成尿酸钠晶体:HUr(尿酸)+H2OUr﹣(尿酸根离子)+H3O+ Ur﹣(溶液)+Na+(溶液)
NaUr(固)
第一次关节炎发作大部分在寒冷季节脚趾和手指的关节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尿酸酸性比盐酸弱 B尿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C反应①为吸热反应,②为放热反应 D尿酸钠的熔点很低。
常温下,向0.1mol/L的硫酸溶液中逐滴加入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氢氧化钡溶液,生成沉淀的量与加入氢氧化钡溶液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a、b、c、d分别表示实验时不同阶段的溶液,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溶液的pH:a<b<c<d B溶液的导电能力:a>b>d>c
C a、b溶液呈酸性 D c、d溶液呈碱性
室温下向10mL pH=3的醋酸溶液中加入水稀释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中导电粒子的数目减少 |
B.溶液中![]() |
C.醋酸的电离程度增大,c(H+)亦增大 |
D.再加入10mlpH=11的NaOH溶液,混合液pH=7 |
漂白剂亚氯酸钠(NaClO2)在常温与黑暗处可保存一年。亚氯酸不稳定可分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5HClO2=4ClO2↑+H++Cl-+2H2O。向NaClO2溶液中滴加H2SO4,开始反应缓慢,随后反应迅速,其原因是
A在酸性条件下亚氯酸的氧化性增强 B溶液中的H+起催化作用
C ClO2逸出,使反应的生成物降低 D溶液中的Cl-起催化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