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别NaCl、NaBr、NaI可以采用的试剂是( )
A.碘水、淀粉溶液 | B.碘化钾淀粉溶液 | C.溴水、苯 | D.氯水、CCl4 |
以下我国古代的制作或技术涉及到化学反应的是
A.烧制陶罐 |
B.雕刻石雕 |
C. 水车灌溉 |
D.预报地震 |
![]() |
![]() |
![]() |
![]() |
工业上以乙苯催化脱氢制取苯乙烯的反应如下:(g)
(g) + H2(g)
现将x mol乙苯蒸气通入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反应,维持体系总压强p总恒定。在某催化剂作用下,乙苯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变化如图所示。已知:气体分压(p分)=气体总压(p总)× 体积分数。
不考虑副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400℃时,向体系中通入水蒸气,v(正)、v(逆) 均减小,且乙苯转化率降低 |
B.500℃时,向体系中通入乙苯、苯乙烯、氢气各0.1x mol,平衡不移动 |
C.550℃时,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表示的化学平衡常数Kp=![]() |
D.550℃时平衡体系中苯乙烯的体积分数是450℃时的3倍 |
常温下,向20mL 0.10mol·L-1 NaHCO3溶液中滴加0.10mol·L-1 CaCl2溶液至pH=7,有白色沉淀生成,无气体放出。对反应所得混合液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存在电离平衡、水解平衡和沉淀溶解平衡 |
B.c(Na+)=c(Cl-)>c(HCO3-)>c(CO32-)=c(Ca2+) |
C.c(Na+)+2c(Ca2+)=c(HCO3-)+2c(CO32-)+c(Cl-) |
D.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 HCO3-+Ca2+==CaCO3↓+H2CO3 |
科学家开发出一种新型锂—氧电池,其能量密度极高,效率达90%以上。电池中添加碘化锂(LiI)和微量水,工作原理如图所示,总反应为:O2+4LiI+2H2O2I2+4LiOH
对于该电池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放电时负极上I-被氧化 |
B.充电时Li+从阳极区移向阴极区 |
C.充电时阴极反应为LiOH+e-==Li+OH- |
D.放电时正极反应为O2+2H2O+4Li++4e-==4LiOH |
下列有关0.2 mol/L Fe(NO3)2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溶液中Na+、K+、[Fe(CN)6]3-、I-可以大量共存 |
B.滴加稀硫酸,充分振荡无现象 |
C.通入H2S气体,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2++S2-==FeS↓ |
D.50 mL该溶液与过量Zn充分反应,生成0.56 g F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