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图是“某地地形简图”,M点位于36.5°N。冬至日,甲、乙两个中学生分别到达P和M点,测算出两点相对高度是288米,并观测到该日正午M峰顶的影子正好移至P点。读图回答各题。

甲学生观测乙学生时(忽略身高),其仰角约为(   )

A.20° B.30°
C.40° D.50°

P、M之间的水平距离大约是(   )

A.300米 B.400米
C.500米 D.600米

图中陡崖的相对高度,最大可能为(   )

A.80米 B.180米
C.298米 D.300米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地形、气候、水文等条件与旅游安全的关系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9世纪以前,国际人口迁移的总特点是

A.集团性,大批的移民为主 B.区域性,大批的移民为主
C.规模性,大批的移民为主 D.全球性,大批的移民为主

近20年来,人口流出量最大省的省会是

A.太原 B.兰州 C.成都 D.广州

下列各组国家中,都属于典型移民国家的是

A.美国、德国 B.南非、埃及
C.日本、澳大利亚 D.加拿大、新西兰

关于人口迁移影响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政治因素基本上不影响人口迁移
B.造成人口迁移的基木因素是地区之间的人口数量的不平衡
C.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口迁移越来越明显的受经济条件的制约
D.难以改变的自然因素是影响人口地区分布与迁移的根本因素

读我国珠江三角洲某市人口增长示意图,回答8一9题。

有关该市人口数量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从总体上看,该市人口数量的变化以机械增长为主
B.该市人口数量呈下降趋势
C.影响该市人口迁移的因素是政治因素
D.该市人口自然增长率呈上升趋势

近年来该市人口机械增长呈下降趋势,其原因正确的是

A.该市因经济发展速度减缓而出现“民工荒”
B.该市生态环境恶化,人口迁人量减少
C.由于京津唐、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的发展
D.农村生存环境已好于城市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