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聚落选址、农业生产活动离不开水源,下图为考古发现的我国某河谷不同时期聚落和农业生产状况遗址分布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造成图示河谷地区遗址变迁的主要原因是
A.洪水泛滥 | B.地壳抬升,河流下切 |
C.河流泥沙淹埋 | D.环境污染 |
气候影响农业生产状况,下列时期中该地区气候最湿润的是
A.距今6000~7000年 | B.距今4000~5000年 |
C.距今1000~2000年 | D.距 今3000~4000年 |
下图示意某岛屿等高线分布,读图回答下列各题。图中P、Q两居民点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A.300米 | B.600米 | C.900米 | D.1200米 |
A、B城降水量夏季相当.冬季相差悬殊,其主要影响因素分别是()
A.大气环流、地形 B.大气环流、大气环流
C.海陆位置、地形 D.洋流、海陆位置甲区域环境人口容量大于乙区域,从自然资源方面看,与此密切相关的有()
①耕地资源②淡水资源③森林资源 ④矿产资源
A.①④ | B.③④ | C.②④ | D.①② |
下图为某大陆沿海地区7月份等温线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从地形上看以下四幅剖面图与上图甲乙线段经过地最相符的是()
a、b、c、d四点降水最多的是()
A.a | B.b | C.c | D.D |
下图中(a)为某校地理小组设计的校徽景观指示牌,(b)为校园图局部。读图,回答第2题。指示牌在图(b)中的位置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下图中,比例尺最大的一幅是()
下图为“某地生态农业循环模式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图中a、b、c分别表示
A.居住区、种植区、乳畜养殖区 |
B.居住区、乳畜养殖区、种植区 |
C.种植区、居住区、乳畜养殖区 |
D.乳畜养殖区、居住区、种植区 |
下列最能体现出该模式特点的是
①循环型 ②高消耗 ③生态化 ④可持续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