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小明回想进入初中以来的美好时光,感触颇多。以下是他分享的一些生活片段:
片段一:认真学习,积极回答问题,努力完成作业。
片段二:帮助同学解答学习上的疑惑,主动照顾生病的同学。
片段三:积极参加班级及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和校园文化建设。
片段四:加入志愿者团队,在昆明南博会期间,帮助维持秩序,清洁街道。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
(1)小明分别承担了哪些责任?
材料二:清洁区的打扫是班级的常规工作之一,最近,八年级(9)班有一部分同学在值日时,敷衍了事,班级卫生经常受到学校的批评,对此,这部分学生说,垃圾又不是我们丢的,我凭什么要打扫。班主任说,我们班是个集体,作为集体的一员,你们应该尽到自己的责任。
运用所学知识回答:
(2)结合实际,谈谈你如何把自己培养成为一名有责任感的人?
材料三:逢年过节许多人会到庙里烧香祈福,希望神明能够为自己带来财富、事业、健康或金榜题名。真的灵验吗?今天,我带着疑问请教了思品老师。老师说,…… 听完老师的解答,我渐渐明悟:学会“日行一善”,多做“善举”吧!把自己的思想和品行端正,回归家庭,回归社会,做一个有责任、有爱心的人。这样,“福”自然会降临你我的身上。
(3)“勿以善小而不为”。在学习生活中,你做过哪些“善举”?试举两例。
(4)坚持“日行一善”,积累起来,收获就会很多。请结合八年级所学知识,把你行善的收获说出来与大家分享。
在2014年的全国两会上,代表、委员们拿到的是“实名制”的矿泉水,以往那种喝了几口就找不到主的矿泉水只能遗憾地被丢掉的情况,将从此绝迹。
(1)全国两会实行矿泉水“实名制”的做法体现了一种什么精神?你是如何理解这种精神的?
(2)作为中学生,你打算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如何发扬这种精神?
材料一:2014年3月5日至13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会议期间,中国政府网、新华网等多家主流媒体开辟了“两会直通车”,邀请部分两会代表、委员与网民互动交流,网民积极参与并就自己关心的问题发表意见,有些意见被代表、委员吸收到自己的议案、提案中。
材料二:2014年9月28日凌晨,香港激进分子骤起“占中”,“占中”指的是在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发生的“占领中环”非法集会。香港“占中”事件中,一些集会者冲破警戒线,制造暴力冲突;设置路障,阻塞交通;中外游客钟爱的“购物天堂”风采不再。香港是一个开放、自由的社会,香港市民对政改问题有不同意见和诉求,完全可以通过各种合法渠道和方式来表达。
(1)材料一中的网民正确行使了什么权利?除材料所述外,公民行使该项权利的正确途径还有哪些?
(2)“占中”非法活动给香港造成了不良影响,请运用所学知识,说明公民应该如何正确行使自己的民主政治权利?
当警方打掉了一个抢劫团伙后,我作为法制宣传员有机会采访了这个抢劫团伙的头目。
“你通常是向哪些人下手呢?”“哪些低着头走路,看见我似乎有点害怕的人,是最好的下手对象。”
“据说,你多次在人来人往的大街上抢劫,难道你不怕吗?”“怕?再多的人。如果都是看客,你会怕吗?”
“如果有人出来制止,你会怕吗?”“这就要看他敢不敢抬起头来同我说话。”……
阅读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为什么“当好人低下头去,坏人就会抬起头来”?
(2)面对邪恶,我们不能做“看客”,要敢于抬起头来,这需要我们从哪些方面努力?
(1)为了帮助同学认识、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请你仿照示例,填写下表中的“日常行为”所体现的核心价值观。
| 日常行为 |
核心价值观 |
|
| 示例 |
主动使用“请、您好、谢谢”等礼貌用语 |
文明 |
| 1 |
对同学一视同仁,从不凌弱欺生 |
① |
| 2 |
独立完成作业,考试不作弊 |
② |
| 3 |
认真学习法律法规,积极参加普法宣传 |
③ |
| 4 |
到敬老院为孤寡老人洗头、捶背、整理房间 |
④ |
(2)我校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蔚然成风,涌现出许多先进人物。请你写出自己或他人怎么做的?(内容充实,行为具体,且不得与上表格内的日常行为雷同,注意答题角度2分)
材料一:三江源生态急剧恶化
三江源,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中华水塔”是它的另一个名字。那里曾水草丰茂,湖泊星罗密布,野生动植物种群繁多,然而近几十年来,自然和人为的原因。这个地方的生态急剧恶化,草场退化,水土流失,冰川、湿地萎缩,生物多样性锐减。
材料二:直击华中大旱:78岁老人第一次见洪湖水干的监利县,这个曾在1998年特大洪灾中让国人记住的县城,在2012年夏天却遭遇了“历史的玩笑”“防汛季节却抗起了旱”。
“从没见洪湖水干过”,王垸村四组78岁的李功旭大爷,在他印象中,“洪湖水干”是小时候玩游戏时小朋友的玩笑话,表示某件事情不可能发生,“没想到在我年纪这么大的时候,真见证了湖水见底”。
请回答:
(1)【严峻现实】上述材料共同说明了什么?
(2)【深度分析】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是什么?
(3)【应对策略】面临严峻的生态环境状况,我国应如何应对?
(4)【实践参与】在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今天,青少年应怎样作出自己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