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玉阶怨 吴声子夜歌
李 白 薛奇童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净扫黄金阶,飞霜皎如雪。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下帘弹箜篌,不忍见秋月。
这两首诗的开头两句分别写到白露、飞霜,对表达情感有什么作用?
著名学者俞陛云在《诗境浅说续编》中提到《吴声子夜歌》时说:“此与宫怨词‘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词异而意同。”请比较这两首诗,分析其内容上的“同”和写法上的“异”。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题目。
竹枝词
[明] 何景明
十二峰①头秋草荒,冷烟寒月过瞿塘②。
青枫江上孤舟客③,不听猿啼亦断肠。
【注释】①十二峰:指巫山十二峰。②瞿塘:即瞿塘峡,险峻为三峡之首。③孤舟客:作者自指。本诗描写了怎样的景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请简要概括。
请从抒情的角度对本诗的写作手法作简要赏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
少年游
润州作,代人寄远
苏轼
去年相送,余杭门外,飞雪似杨花。今年春尽,杨花似雪,犹不见还家。
对酒卷帘邀明月,风露透窗纱。恰似姮娥怜双燕,分明照,画梁斜。
【注】①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三月底、四月初,任杭州通判的苏轼因赈济灾民而到了润州(今江苏镇江),为寄托对远在杭州的妻子的思念,写了这首词。②姮娥:嫦娥。有人说.这首词的构思“有点特别”,那么,“特别”在什么地方?请简要分析。
结合全词,说说上片中“飞雪似扬花”和“杨花似雪”能否对换位置,并说明原因。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题目。
幽居初夏
陆游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
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注]
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注]箨龙,就是笋。木笔,又名辛夷花。两者都是初夏常见之物。诗中前两联描绘出一幅什么样的景象?又是怎样描绘的?请作简要分析。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哪些复杂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题目。
念奴娇•登石头城①
萨都剌
石头城上,望天低吴楚,眼空无物。指点六朝形胜地,惟有青山如壁。蔽日旌旗,连云樯橹,白骨纷如雪。一江南北,消磨多少豪杰。
寂寞避暑离宫②,东风辇路,芳草年年发。落日无人松径里,鬼火高低明灭。歌舞尊前,繁华镜里,暗换青青发。伤心千古,秦淮一片明月。
【注】①石头城:即金陵城,昔为六朝都城。②离宫:皇帝在京城以外的宫室。这首词的景物描写营造怎样的意境?词人借此抒发了什么感慨?。(5分)
这首词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结合文本进行赏析。(6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
春雨
周邦彦
耕人扶耒语林丘,花外时时落一鸥。
欲验春来多少雨?野塘漫水可回舟。这首诗前两句描写了怎样的一幅图景。
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试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