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列历史典故中,从物质变化的角度分析,主要体现化学变化的是

A.司马光砸缸 B.凿壁借光 C.火烧赤壁 D.铁杵磨成针
科目 化学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生石灰的性质与用途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表示两种气体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生成物一定是混合物
B.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分
C.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D.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发生了变化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A.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白色固体
B.红磷在氧气中燃烧时,产生大量白烟
C.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里,铜粉加热变黑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白光,放出大量热

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 B.水可以溶解任何物质
C.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D.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

对于下列几种化学符号,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①H ②Fe2+③Cu ④P2O5 ⑤Fe3+ ⑥NaCl

A.能表示一个分子的是①④⑥
B.表示物质组成的化学式是③④⑥
C.②⑤的质子数相同,化学性质也相同
D.④中的数字“5”表示五氧化二磷中有5个氧原子

二甲醚(C2H6O)是一种清洁燃料,能替代柴油作车用能源,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下列有关二甲醚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一个分子中共有9个原子
B.由C、H、O三种元素组成
C.相对分子质量为46
D.属于氧化物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