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配制10%的氯化钠溶液的过程中,导致溶液中氯化钠质量分数小于10%的可能原因是
①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
②配制溶液的烧杯用少量蒸馏水润洗
③在托盘天平的左盘称取氯化钠时,游码不在零位置就调节天平平衡,后将游码移动得到读数
④盛装溶液的试剂瓶用蒸馏水润洗
⑤氯化钠晶体不纯.
A.①②③④⑤ | B.只有①②④⑤ | C.只有①②③ | D.只有②③④⑤ |
下列四个短语,其原意一定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A.花香四溢 | B.海市蜃楼 | C.百炼成钢 | D.木已成舟 |
小军同学在做家庭小实验时.向热的大米粥中加入碘酒,发现未变蓝色。面对“异常”现象,他不应该采取的做法是
A.向老师请教 | B.查找相关资料,探究原因 |
C.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 | D.认为自己做错了,继续做其它实验 |
观察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以下是从某同学记录的化学实验现象,其中符合事实的是
A.敞开浓盐酸试剂瓶口冒出白雾 |
B.用pH试纸测得某溶液的pH=1.4 |
C.铵态氮肥与碱共热放出无色无味气体 |
D.马铃薯片遇到碘酒后颜色不变 |
将一定质量的铁粉加至H2SO4、MgSO4和CuSO4的混和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M和滤渣N,下列有关说法中,不合理的是
A.滤液M中一定存在Fe2+ |
B.滤渣N的质量一定小于加入铁粉的质量 |
C.滤渣N中一定没有单质镁 |
D.滤液M中至少含有两种金属阳离子 |
某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40℃和85℃时,该物质的溶解度均为40g |
B.该物质在60℃时的溶解度比40℃时的溶解度大 |
C.40℃时该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 |
D.将85℃时该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60℃,此过程中不会析出晶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