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a与c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P点。据图回答:
(1)P点的含义是
(2)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
(3)欲将t2℃时C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 、 ;
(4) t2℃时将30g 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是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质质量分数是 。
(5)将t1℃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升温到t2℃,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 。
A.b>a=c | B.a=b>c | C.a>b>c | D.b>a>c |
(6)t2℃时,将a、b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各100g,分别降温到t1℃,所得a物质溶液的质量 b物质溶液的质量(选填“>”或“=”或 “<”)
(7)t1℃时,a物质进行以下实验:
加1.5ga 再加1.5ga 升温至t2℃
10ml水溶液X
溶液Y
溶液Z
则所得溶液x、y、z中,为饱和溶液的是 。
(8)除去a固体中混有的少量固体b,提纯的步骤是:加水溶解、 、 ,然后过滤、洗涤、干燥。
测定pH值最简单的方法是使用,测定时,用蘸取待测溶液,滴在上,然后再与对照,便可测出溶液的pH值。若用此法测得土壤的pH值小于5,可以施用适量的来改良土壤。
在过滤操作过程中,必须要用到的仪器是:、、玻璃棒、铁圈、等。
(4分)氢氧化钠在空气中能吸收水分并能与二氧化碳反应,故应保存。已知玻璃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SiO2),它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硅酸钠(Na2SiO3)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硅酸钠俗称“水玻璃”,它是一种凝胶,能将玻璃粘结在一起;氢氧化钠还能溶解木材中的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盛放氢氧化钠的玻璃试剂瓶不宜选用的瓶塞是(填标号)。 A.玻璃塞 B.木塞 C.橡皮塞
学好化学能使我们更好地认识各种现象,更合理地解决实际问题,更轻松地应对生活中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
(1)常用洗洁精洗涤油污,因为洗洁精与油、水混合会产生作用;冬天常在汽车的水箱中加入少量乙二醇之类的化合物可以防止水箱中的水结冰,因为乙二醇溶于水后使溶液的凝固点。(填“升高”或“降低”)
(2)不同的铁制品所采取的铁的保护方法有所不同。如自行车的链条常采用的方法防锈,自行车的车身常采用的方法防锈。
(3)不同的火灾所采取的灭火方式也有所不同。如扑灭火势凶猛、蔓延迅速的森林火灾时通常采取的方法是;扑灭用电线路老化而引起的火灾时应先,再进行灭火。
(1)影响物质性质的因素有:A.离子的种类不同;B.分子的构成不同;C.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同等,请从中选择导致下列物质性质差异的因素(填序号)。
①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而二氧化碳不具有可燃性:;
②FeSO4为绿色而Fe2(SO4)3为黄色:;
③浓硫酸有吸水性而稀硫酸没有:。
(2)写出具有下列用途的物质(或其主要成分)的化学式。请从以下物质中选择:甲烷、食盐、熟石灰、氧气、碳酸氢铵、石灰石
①可作为燃料;
②可作为化肥;
③可作为调味品;
④可作为火箭助燃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