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学生欲称取5.6g氯化钠,他在左边托盘上放了5g砝码,又把游码移到0.6g处,然后在右托盘上加氯化钠直到天平平衡.这时托盘上氯化钠的实际质量是
| A.5.6 g | B.6.2g | C.4.4g | D.4.6g |
下列几组物质中能按照右边关系图进行转化的一组是(→表示反应一步完成)
有一包固体可能含有Ca(NO
)
、Na
SO
、Na
CO
、FeCl
、KCl中的一种或几种,现对其进行如下实验:①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适量蒸馏水,固体完全溶解成无色透明溶液②取少量上述溶液,加过量稀硫酸,有气泡产生③取②所得溶液少量,滴加BaCl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分析以上实验现象,对原固体组成的推断正确的是()
A.肯定有Na CO 、Na SO ,无FeCl 、Ca(NO )![]() |
B.肯定有Na CO ,无FeCl 、Ca(NO )![]() |
C.肯定有Na CO 、Na SO ,无FeCl![]() |
D.肯定有Na CO ,无FeCl 、KCl |
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操作的是()
| A |
B |
C |
D |
![]() |
![]() |
![]() |
![]() |
| 在一定量的AgNO3溶液中逐滴加入NaCl溶液 |
等质量的Zn和Mg分别与等体积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足量)反应 |
向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 |
等质量CaCO3分别与等体积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足量)反应 |
不久前,日本某一材料研究所的科学家发明了一种“碳纳米管温度计”,这种温度计被认定为是目前世界上最小的温度计。研究人员在长约10-6 m,直径为10-7 m的碳纳米管中充入液态的金属镓。当温度升高时,管中镓就会膨胀,通过电子显微镜就能读取温度值。这种温度计测量的范围可从30 ℃到490 ℃,并且精确度较高,可用于检查电子线路是否异常、测量毛细血管的温度等许多方面。根据以上信息判断下列推测中正确的是()。
| A.碳纳米管的体积在10 ℃至500 ℃之间随温度变化很小,可忽略不计 |
| B.金属镓的熔点、沸点都很低 |
| C.在30 ℃至490 ℃之间金属镓的体积与温度变化呈反比 |
| D.金属镓的体积在30 ℃至490 ℃之间随温度变化很小,可忽略不计 |
某同学对所学部分化学知识归纳如下,其中有错误的一组是()
| A |
物质性质与用途 |
B |
日常生活经验 |
O 助燃—气焊切割金属H O 解分放出—实验室制O![]() |
衣服上圆珠笔油—用汽油或酒精搓洗 区别棉和羊毛织物—取少量,点燃闻气味 |
||
| C |
安全常识 |
D |
化学与生活 |
| 煤气泄漏—打110报警 皮肤沾上浓硫酸—用水冲洗,再涂稀醋酸 |
维生素C—缺乏时引起坏血病 糖类、蛋白质—必需摄取的营养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