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用下列鉴别方法不能把待鉴别的物质区分开的是
|
待鉴别的物质 |
鉴别方法 |
A |
二氧化碳和氮气 |
分别向其中伸入燃着的木条,观察燃烧情况 |
B |
硬水和软水 |
加肥皂水,振荡,观察产生泡沫情况 |
C |
过氧化氢溶液和水 |
加二氧化锰,观察有无气泡产生 |
D |
氧气和空气 |
分别向其中伸入燃着的木条,观察燃烧情况 |
(10陕西13).NaCl和K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下:
温度/℃ |
0 |
10 |
20 |
30 |
40 |
50 |
60 |
|
溶解度/g |
NaCl |
35.7 |
35.8 |
36.0 |
36.3 |
36.6 |
37.0 |
37.3 |
KNO3 |
13.3 |
20.9 |
31.6 |
45.8 |
63.9 |
85.5 |
110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0℃时,将40g NaCl固体加入l00g水中,可得到l40gNaCl溶液
B.KNO3和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都很大
C.将30℃的KNO3饱和溶液升温至60℃,会变成不饱和溶液
D.20℃时,NaCl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降低温度能使任何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 |
B.升高温度或增大压强均可以增大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 |
C.将200g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稀释到5%,需要加水200g |
D.在溶液中加入KNO3晶体和蒸发溶液中的水分这两种方法,都能把8%的KNO3溶液变成15%的KNO3溶液 |
用氯化钠固体和蒸馏水配制100g10%的氯化钠溶液,不需要的实验仪器是
A.玻璃棒 | B.蒸发皿 | C.烧杯 | D.天平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水倒入浓硫酸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
B.将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稀释为49%,需加水50g |
C.100mL水和100mL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100mL,说明分子间有间隔 |
D.在不同的酸溶液中都含有相同的氢离子,所以,酸有一些相似的性质 |
根据右图所示的溶解度曲线(A、B都为固态物质),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t1℃时,A和B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都为30%
B.t3℃时A的溶解度比B大,故A溶液的质量分数也一定比B溶液大
C.B的浓溶液的质量分数一定比A的稀溶液大
D.把c点对应A的溶液降温至t2℃可得到A的饱和溶液,继续降温可析出A晶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