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帝曾说“朕生来不好仙佛”,他多次在他的宫廷教师面前“斥责了佛教和道教”,但另一方面,“康熙帝保护了喇嘛教,频繁地拜谒佛教的圣山(五台山),并且修建了大量的佛教寺庙。”康熙帝这一行动,最主要出于( )
| A.争取社会政治势力的支持 | 
| B.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 | 
| C.通过宗教手段控制思想言论 | 
| D.对宗教的态度和认识发生了变化 | 
1948年10月丘吉尔提出“三环外交”第一环是英联邦,包括英国及自治领、殖民地;第二环是英语世界,包括英、美、加拿大等讲英语的国家;第三环是联合起来的欧洲。环环相扣,以英国为核心。此项政策的提出主要基于
| A.以美苏为主的两大集团对峙局面的出现 | 
| B.遏制共产主义势力在欧洲扩张的需要 | 
| C.欧共体的整治联合步伐落后于经济联合 | 
| D.二战后英国和欧洲的国际地位被削弱 | 
《中国的法制建设》白皮书中写道:“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开启了中国法制建设的新纪元。”对材料中“新纪元”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在法律上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原则 | 
| B.确立国家根本政治制度 | 
| C.制定了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 
| D.确立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针 | 
把握历史阶段特征有助于学好历史。下表反映了中国近代史四个不同时期阶段特征的主题词,其中1921~1935年处应该填写
| A.五四风雷,抗日烽火 | B.开天辟地,渐趋成熟 | 
| C.国共对峙,走向抗战 | D.星星之火,力挽狂澜 | 
某同学为研究新中国的外交成就,确定了主题并收集了相关材料。下列材料主体对应正确的是
| A.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收集万隆会议有关材料 | 
| B.中日建立外交关系——收集《中日联合声明》的有关材料 | 
| C.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收集1993年江泽民出席西雅图会议相关材料 | 
| D.中美建立外交关系——收集《中美联合公报》文字稿 | 
歌曲是时代的产物,与“嗨来梅翠花,嗨呀海棠花,送给那英勇的八路军”,反映出共同时代主题歌词的是
| A.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 | 
| B.万泉河水清又清,我编斗笠送红军 | 
| C.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 | 
| D.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