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邓小平访问法国时指出:“中国是坚决支持西欧联合的。我们认为,西欧国家在联合的道路上不断取得进展,这有利于世界局势朝好的方向发展。”“西欧的联合”在当时客观上有利于( )
| A.推动中国的改革开放 |
| B.推动中苏两国关系正常化 |
| C.消除中美间敌对关系 |
| D.改善中国的国际环境 |
2008年3月两会期间,温家宝对中外记者说:“我现在所忧虑的是,美元不断贬值,何时能够见底?美国究竟会采取什么样的货币政策?它的经济走势会走到什么地步?”美元的世界中心货币的地位最早体现在:
| A.布雷顿森林体系中 | B.关贸总协定中 |
| C.北美自由贸易区中 | D.《北大西洋公约》中 |
欧元的诞生
| A.是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具有历史意义的里程碑 |
| B.标志着欧洲经济一体化的开始 |
| C.使欧洲统一大市场正式开始运作 |
| D.标志着欧盟成为具有经济和政治双重性质的组织 |
有人说《北美自由贸易协定》是墨西哥进入发达国家俱乐部的灵丹妙药,也有人说它是给墨西哥经济带来灾难的“特洛伊木马”。你认为
| A.第一种观点正确 | B.第二种观点正确 |
| C.两种观点都正确 | D.两种观点都片面 |
这是前苏联的一段笑话:农夫伊万在河里捉到一条大鱼,高兴地回到家里对老婆说:“看,我们有炸鱼吃了!”老婆说:“没有油啊!”伊万说:“那就煮!”老婆说:“没锅!”伊万说:“那就烤!”老婆说:“没有柴!”伊万气坏了,走到河边把鱼扔了回去。那鱼在水里划了一个半圆,上身出水,举起右鳍激动地高呼:“斯大林万岁!”该笑话主要针对斯大林时期的
| A.余粮收集制导致农民粮食短缺 | B.取消自由贸易导致商品短缺 |
| C.农民生活困难、消费品匮乏 | D.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 |
1992年春,邓小平在南巡谈话中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历史为邓小平的结论提供了历史依据是
| A.工业革命、日本明治维新 | B.俄国1861年改革、日本明治维新 |
| C.苏俄新经济政策、美国罗斯福新政 | D.俄国1861年改革、戈尔巴乔夫经济体制改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