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首相卡梅伦在北大演讲时说:“我在英国当首相每周二、周四还要去下院接受质询,回来基本满脸都是口水。”上述言辞主要反映了英国首相( )
A.政治上无实权,必须服从议会 |
B.作为内阁首脑,接受议会监督 |
C.为官清廉,歧视内阁成员 |
D.经济待遇与其政治地位不相称 |
某乡村知识分子一则日记(部分):“大清宣统五年,正月初三自变乱以来,一切新党竞袭洋夷之皮毛,不但遵行外洋之政治,改阴历为阳历,即服色亦效洋式,而外洋各国之夷蚕食鲸吞,日甚一日……来拜年者五十余人,皆系便衣便帽,无一顶戴之人,间有洋帽之人,较上年之情形迥然不同。”由此可见当时
A.广大乡村习俗没有变化 |
B.民主共和观念荡然无存 |
C.作者对辛亥革命有抵触 |
D.作者十分向往西方文明 |
下图为西方人在1895年绘制的一幅漫画《日本人进了中国店》。图中一全副武装背着现代武器的日本矮子命令一个正想开溜的清朝官员:快把钥匙拿出来给我。日本人在当时拿到“钥匙”获得的好处有
A.中国进出口货物的关税须同日本商定 |
B.日本可以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
C.日本军队可在北京到山海关沿线驻扎 |
D.反对日本的中国官吏都得到严厉惩处 |
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称“洪秀全除推行宗教革命及种族革命以外,他有社会革命的思想没有?他提倡男女平权,但他的宫殿充满了妃妾。”这则材料反映出洪秀全
A.主张在中国全面复兴西方基督教 |
B.想打倒列强,恢复中华民族的自由 |
C.企图建立新朝代而非新国家或新社会 |
D.对于社会革命也是十分积极的 |
下图是选自侯中军所著《近代中国的不平等条约》一书中的近代中国订立不平等条约数量增长趋势图,该图没有反映
A.鸦片战争结束后中国传统的外交体系逐渐动摇 |
B.清末民初以后不平等条约的总数呈现下降趋势 |
C.抗日战争爆发后不久不平等条约体系基本瓦解 |
D.订立不平等条约的数量与中外战和关系成正比 |
就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作用而言,在封建社会前期,其积极作用是主要方面;后期,消极因素逐渐增大。那么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最突出作用主要表现在
A.奠定了我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
B.有效地维护了封建国家的长期统一和民族融合 |
C.确保了地主阶级对广大劳动人民的专制统治 |
D.皇权暴政极易造成中国封建社会的长期停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