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人邢昺上疏称:“臣少时业儒,观学徒能具经疏者百不一二,盖传写不给,今(雕)板大备,士庶家皆有之,斯乃儒者逢时之幸也。”这说明( )
A.藏书成为人们追求的时尚 | B.儒者地位迅速提高 |
C.技术进步推动了文化发展 | D.儒学得到广泛传播 |
历代明智的封建统治者都采取重农政策,注意减轻农民负担,扶植小农经济,主要是因为
A.统治者的雄才大略 | B.小农经济的兴衰关系到封建政权的安危 |
C.农民起义不断爆发 | D.中国“民本思想”和“农本思想”的影响 |
南宋时国家的商业税收超过了农业税收,原因是
A.农业生产萎缩,农业水平低下 | B.商人兼并土地,积极从事农业生产 |
C.政府放松了对商人经营行为的限制 | D.宋代实行海禁政策,国内商业发展迅速 |
传统文化是现代流行文化的重要灵感源泉。《青花瓷》这首歌在同学们中间广为传唱,“素坯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色白花青的锦鲤跃然于碗底”,传神地表达了青花瓷的特点。下列关于青花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青花瓷的出现要早于青瓷、白瓷 |
B.青花瓷的烧制成功,使瓷器与书画的结合更为紧密 |
C.青花瓷是一种彩瓷,景德镇是其重要产地 |
D.元代以后,包括青花瓷在内的瓷器大量销往海外 |
西欧中世纪的农户如法国的农户每份地是13公顷,折合195市亩;而秦汉时期中国自耕农的理想份地是“百亩之田”,相当于31市亩。由此分析错误的是:
A.说明中国是小农经济,生产规模小 | B.是中国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方式的表现 |
C.导致铁犁牛耕的使用 | D.说明中国耕地承受的人口压力大 |
春秋战国是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转型期。下列有关该时期经济发展特点的正确叙述是
①农用动力发生改变 ②自耕农经济出现
③土地所有制发生变化 ④官府垄断商业的局面被打破
A.①②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