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4年3月21日是法国人忧喜交加的日子:刚颁布的《拿破仑法典》规定了法国人享有的民事权利,但已婚妇女仍未有公民权。对这部法典比较确切的评价是( )
A.进步意义大于缺陷 | B.歧视妇女一无可取 |
C.因有局限无法实行 | D.长久时间没有改变 |
亚里士多德对运动和饮食发表过自己的看法:“运动太多和太少,同样的损伤体力;饮食
过多与过少,同样的损伤健康;唯有适度可以产生、增进、保持体力和健康。”这反映了
A.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
B.运动与饮食相结合的主张 |
C.对传统思想既有继承又有突破 |
D.中庸之道的观点 |
下列关于亚里士多德在哲学方面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肯定客观世界的真实存在,认识产生于对外界事物的感觉 |
B.物质受形式的支配,只有形式才赋予物质以确定性和现实性 |
C.亚里士多德确定了哲学的研究对象,提出哲学必须解决的十三个问题,对后世影响深远 |
D.亚里士多德指出具体事物是由形式和质料组成的 |
孔子曰:“君子(社会管理者)之德风,小人(社会被管理者)之德草,风往哪里刮,草往哪边倒。”又曰:“政者,正也。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上述观点
A.体现孔子培养人才的目标 |
B.强调社会管理者的榜样示范作用 |
C.体现了以民为本的思想 |
D.体现孔子的高尚道德品质 |
下列各项中,体现孔子因材施教主张的一句是
A.“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
B.“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
C.“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
D.“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
下列关于孔子“仁”“礼”“中庸”关系的表述不恰当的是
A.无仁则无礼,无礼则无仁 |
B.仁礼结合,礼体现仁的精神,仁有礼的约束 |
C.仁是处理人际关系的最高准则,礼是立国立身的基础 |
D.中庸是协调仁礼关系的恰当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