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70年代末,一位英国人写道:“一个重庆商人如果要在上海采办洋货,他可以到一个钱庄……押借一笔款项,……(然后)将订货单寄给他在上海的代理人;钱庄经理也通知与他有关系的上海钱庄或其分庄,由后者向洋行或其中国的代理人处支付这笔款项。”由此可见( )
| A.洋货大量向内地倾销 |
| B.中英贸易迅速发展 |
| C.商业活动离不开钱庄的支持 |
| D.钱庄在商业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 |
1984年3月,来自福建全省各地国有骨干企业的55位厂长经理联合发表了一封呼吁信——《给我们松绑》,要求扩大企业自主权.试行厂长(经理)负责制,在全国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这说明当时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 A.增强企业活力 | B.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
| C.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改革开放初期,中央把广东和福建列为最早开放的两个省份,福建具有的独特优势:
| A.华侨乡亲分布在世界各地 |
| B.境内有丰富的资源和广阔的市场 |
| C.与台湾一水之隔的地缘与亲缘优势 |
| D.拥有近代最早开放的历史经验 |
“……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这首歌歌颂的是新时期取得的伟大成就,“改革开放”的决策出现于
| A.中共八大 |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
| C.中共十二大 | D.中共十四大 |
下列图示中,最能显示“文革”期间我国工农业总产值变化趋势的一幅是
1957-1966年是我国的“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时期,其历史阶段特征是
| A.遭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 |
| B.社会主义经济持续和稳定发展 |
| C.正确与失误、成就与挫折错综交织 |
| D.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