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8月3日,一历史考察团从欧洲某国出发,重温哥伦布当年的航海历程。你认为他们出发地应该选择在( )
A.葡萄牙 | B.英国 | C.意大利 | D.西班牙 |
马克思称它为“推动了18世纪欧洲革命”的“第一个人权宣言”。“它”是指
A.《独立宣言》 | B.《共产党宣言》 |
C.《人权宣言》 | D.《权利法案》 |
恩格斯说:“意大利是一个典型国家,自从现代世界的曙光在那里升起的那个时代以来,它产生过许多伟大人物。”下列哪位伟大人物是产生在那个时代的意大利?
A.哥伦布 | B.牛顿 |
C.达·芬奇 | D.莎士比亚 |
“长期以来,人们所知道的世界,或者是地中海周围,或者是亚洲东部和中部,或者是亚欧大陆及北非等等。总之,不出世界的某一局部。”使这一状况发生明显变化的是
A.亚历山大东征 | B.新航路开辟 |
C.马可•波罗来华 | D.拿破仑远征 |
九⑴班同学学完《新航路的开辟》一节内容后,举办了一次“跨越时空,追访历史新闻”的活动。下面是小明同学采访远航归来的“哥伦布”的一段对话,其中有知识错误的一项是
A.小明:“哥伦布,你真是太棒了!你不是要到东方去吗?可你怎么向西航行呢?” |
B.哥伦布:“因为地球是圆的呀,我向西航行同样能够到达东方。” |
C.小明:“你的船队得到谁的支持呢?”哥伦布:“西班牙王室。” |
D.小明:“此次航行你有何收获?”哥伦布:“我发现了一块新大陆,我到达了印度。” |
被恩格斯评价为“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他的代表作品是
A.《神曲》 | B.《罗密欧与朱丽叶》 |
C.《哈姆雷特》 | D.《俄底浦斯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