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对下列诗句所蕴含的哲理理解正确的是:
①凡物各自有根本,种禾终不生豆苗——事物的运动变化有其自身的客观规律
②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整体与部分相互联系
③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
④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要抓住事物发展的内因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辩证认识和运用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Asia”是古代西方人用来表示空间范围的一个词语,具体指的是爱琴海东部地区。15世纪以后,随着大航海时代的到来,东亚地区才被归属到亚洲范围。“Asia”词意的演变表明

A.词语概念的内涵随实践发展而变迁
B.西方语言演变具有很大的随意性
C.认识影响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
D.真理是在与谬误的斗争中成长的

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表示,2015年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左右,定此目标,与我国的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从哲学方法论上看,我国在制定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时坚持了
①按图索骥,而不是因地制宜②求真务实,而不是好高骛远
③实事求是,而不是添枝加叶 ④头痛医头,而不是正本清源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十八大报告指出:“我国是海洋大国,要编制实施海洋战略规划,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妥善处理海上纠纷,积极拓展双边和多边海洋合作,向海洋强国的目标迈进。”强调编制实施海洋战略规划的唯物论的依据是

A.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B.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C.意识能正确反映事物的现象
D.意识对人们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据报载,北京市从2016年开始,高考语文分值由150分增为180分,英语考试将实行社会化考试,一年两次考试,学生可多次参加,满分为100分,降低50分。对此,多数从事语文教学的教师表示赞成,从事英语教学的教师表示反对。这说明
①意识的内容是主观的,意识的形式是客观的
②人们对某一特定对象的意识具有自觉选择性
③强烈的社会反响是对社会客观实际的反映
④人们的立场和实践不同,产生的认识一定不同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015年3月10日,中国科学院称,在我国贵州瓮安生物群中发现一枚全球最古老的可靠海绵化石。该发现将原始动物在地球上出现的实证记录从寒武纪向前推进了6000万年。这一科学发现佐证了

A.探索真理是认识的目的
B.意识对物质具有决定作用
C.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D.认识具有反复性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